APP下载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充满活力

2009-06-03梁旭煜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真情语文课语言表达

语文课的课堂效果最终要靠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那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纵观古今中外的演说家们或言辞犀利,跌宕纵横;或严密精谨,滴水不漏;或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或处变不惊,巧言脱祸;或机敏风趣,妙语解窘。他们的语言表达,说服力大,鼓动性强。我们不能要求教师具有演说家的口才,但应该学习和揣摩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注意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停顿、起伏和语气的变化来描摹形象,叙说情节,渲染环境,展示意境。富于魅力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的几个基本要素:第一,语言表达要准确。在传授知识、表达见解时要准确,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在上课时经常讲病句,表述模糊,词不达意,甚至错误百出,让人尴尬,实在不敢恭维。第二,语言要有激情。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有激情,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可以燃烧起每个学生的热情;像是一曲动人的歌,可以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可以让每个学生沉醉不已。语文课教师的语言缺少了激情,课堂的“水面”上就会少了很多涟漪,多了几许平静,少了很多智慧的火花,多了几许思维的沉寂,甚至平淡无味。第三,语言要有韵味。单调、乏味的语言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更应如一首诗,有情感的起起伏伏,似一部小说,有情节的曲曲折折,像一部戏剧,高潮时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第四,语言要有感染力。语文教师课堂语言最鲜明的特色是有激励性和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挖掘出蕴含于课文中的那些积极、进步、闪光的东西,并通过语言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要把真知和真情融入自己的心灵和血液中,这样课才能讲得有信心、有力量、有激情、有魅力,才能触动学生心灵,感人肺腑,振奋精神。第五,语言要有真情。具有真情的语言才最容易打动人,教师的语言应如春之甘霖,夏之晨露,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和心灵感应,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升华学生的情感,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学生对缺少真情实感的假话、大话、空话是极其反感的,更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哗众取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切忌缺少真情的语言。第六,语言要生动。语文学科老师的语言应当力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易于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的情感,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有效地克服夸夸其谈、空洞说教的现象,才能体现语文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真知,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最后,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老师在课堂上要恰当地用好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很形象的、直观的语言,但不能手舞足蹈,太过张扬。可以运用目光、表情、手势、姿态等势态语言来表情达意。如目光语的运用,不同的眼神表现不同的感情,坦诚者目光像一泓清泉,悠悠见底,英武者目光如电掣雷奔,波澜惊艳,豪放者目光如云风波浪,海天苍苍。但要做到合情、合理、适度,不能为了煽情而随意胡侃,否则会给人矫揉造作、不真切的感觉。

就语文课而言,教师的语言应该因时、因地、因人、因文而变,如描述情景叙述事情要生动形象,议论分析要激扬有力,抒情要真切感人,过渡要平实简洁,总结要清晰明朗,起始要沉稳有力。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千变万化,不同教师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不管怎样,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内涵,充分展示它的教育力量,形成鲜明的语言特色。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直接或间接抑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只有教师的语言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语文课才会更吸引人、更打动人,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光辉!

(梁旭煜 宁夏中卫市职业教育中心755000)

猜你喜欢

真情语文课语言表达
我用真情守护你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以心换心见真情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真情扶贫见实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