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怎样挖掘课文的意蕴

2009-06-03尤玺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空白点意蕴想象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本质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意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应善于从文章中的“一粒沙”“半瓣花”中挖掘出文章深远的意蕴来。

一、透过作者对日常事物的深入思考来把握课文的意蕴

当时间从我们生命中一天天流过时,有人会及时伸出双手捕捉生活的精彩,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获得空灵的感悟,用手中的笔拨动生活的琴弦,奏出生活的乐章。朱自清感受到时光不知不觉地从凝神中匆匆闪过,写出散文《匆匆》,警劝世人抓紧时间,否则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宗璞面对“紫藤萝瀑布”体会到生命蓬勃向上的意志,体会到“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张若虚面对春江、流水、春花、明月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茨威格面对“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的托尔斯泰墓,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认为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从文章立足身边的平常小事中感悟到文章的深刻蕴含,给予我们以切实的启迪。

二、借助于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挖掘课文的意蕴

阅读是读者的主动的心智活动,它以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撞击为特征。阅读也从来都不只是对文本意义的重建,它还非常突出地表现为根据读者的经历、体验、知识、性格、思想在阅读中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文中作者的丰富的想象也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想象体验,所以在阅读中要善于借助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挖掘文章的意蕴。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浩瀚的咏月诗词中以其奇特的想象超越时空,以开篇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一问,引发了作者内心美的光晕和哲学意蕴,久久弥漫在历代中国人的心中。作者由把酒问月到“我欲乘风归去”的飞升之想,再到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奇特想象,引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性思索,在800多年前的那个清冷寂静的夜晚,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月亮也是对自己对人生的苦苦思索,在宇宙现象的直接启发下,终于顿悟了不完善不完美,并非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而是宇宙中的一种极自然的普遍规律。他的这种把个人与宇宙融为一体,把人生意识和宇宙意识统一起来的对人类命运所做的解释,使得人生的沉重感一下子减轻了。面对作者为自己找到的解脱,我们阅读者也同样会受之感染,也会把自己以往的痛苦与困惑,以及在人生路途上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种种思索释然了,由此从文章出发,产生对自己的一种观照、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超越文本意义的构建,从而使阅读超越作者的思路,使读者的认识超越作品本身的意义。

三、通过探讨文章设置的空白点来体会课文的意蕴

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接受美学概念,如“隐含的读者”“未定点”“空白点”等等。文本中的这些“未定点”“空白点”都需要由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填补,填补原来的空缺的意义,并赋予崭新的意义。这正如中国画论中的“虚实相生”理论。“虚”则指作品以外的东西,对文本接受来说,指的是作品给人留下的阅读、思考、想象的“空白”。文本中的“空白”一方面指作品“实”的部分的延伸,另一方面指作品的“言外之意”,那么作为阅读者就应通过文本的空白点读出超越文本之外的、甚至连作者都未意料到的意义。南宋周密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这“七分读”就创造性地填补了作品的“空白”,充分地说明了作品的价值,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读者阅读诠释和再创造活动中。

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最后一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读者从中可深切体会到诗人与山西村农家的情谊,诗句却不著一个“亲密”“深厚”字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没有一个感伤文字出现,我们却能深深体味到作者的留连感伤之深,由此触发更加动人心魂的依依不舍之情。再如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尽管我们读者没有见到作者直接呐喊或是一语道破主旨,但后两句“若隐若现,似露非露”的以深沉的概括性的语言暗示主题,使读者去品味、思考,这正好应了唐人司空图的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所以在阅读中要特别关注文本中的空白点,如夏瑜坟上的花,玛蒂尔德怎样面对含辛茹苦所换来的原来是假项链,鲁侍萍30年后的突然出现等等,这些不把一种结局提供出来就是把多种结局留给了读者的空白,一定要认真体味探究。

(尤玺军 甘肃省通渭县锦屏初中743306)

猜你喜欢

空白点意蕴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作文起步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