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深度阅读: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2009-06-03胡玉龙
俗语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真的是百无一用吗?非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用乃大用也。从根本上讲,要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落实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做真正的读书人。
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语文教学表现尤甚。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要促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因兴趣而探索,由探索至成功,在成功的欢愉中再产生新的兴趣。这样,语文的有效教学也就水到渠成。我们认为,最能够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是教师深厚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理论素养、教学技术素养等。其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学素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饱读文学经典,熟谙文学史籍,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期,新课标,尤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条件。倘若语文课程的实施培养不出热爱语言、热爱文学的学生,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语文教育。
一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不读课外书。他们对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缺少关注,对当今较为优秀的期刊无暇顾及,对其他学科的优秀读物更是一无所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阅读,从时间、经费、数量上来看,投入明显不足。阅读频度最高的仍首推教参类书籍。不难看出,教师阅读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明确的,其主要目的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但在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教学参考类书籍仍高居榜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清华附中韩军老师在《一个特级教师的反省》中说:“由于沉重的应试压力,自从我们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本宣科、编题做题阅卷,我们是否传授应试技法、编纂应试题目、做应试报告太多了些?我们除了关注学生字字词词句句之外,是否关注过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读过几本当今的世界文学文化名著?我们对当今的文化思潮了解几分?我们是不是每天就是抱着那些试题、教参、课本翻来覆去‘把玩?我们还有多少灵性,多少诗情?我们能否下笔就能写出超过自己的最好的学生的富有灵性的文章?”
韩军的这段自我解剖着实令我们如芒刺在背。当母语教育困难重重、令人揪心时,我们身为语文教师,往往是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身份大放厥词。我们视英语为眼中钉、肉中刺,骂应试教育是杀人不见血的紧箍咒,怪数理化题目消耗了学生青春,笑学生、家长重理轻文的浅薄无知。我们恐怕应该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应是书生的语文教师不像个读书人?
二
语文教师不读书,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让语文教师无心读书。社会学家们分析说,GDP高速增长的时期,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社会公众的心态普遍缺少一种精神的追求。人人都浮躁不安,矫情多于真情,作秀多于作为。发展求跨越式,提升要撑竿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的教育哪里还有百年树人的远见和大志?受科学至上、急功近利的社会病的感染,“语文”被设置为一门与数、理、自然相并列的独立、封闭的学科。语文教学通行科学分析、技术流程的方法,失去了自然生成,远离了鲜活的社会生活,背弃了充满情趣魅力的文化传统。在短视心态的支配下,那种一时收效不大的、属于慢慢积淀功底的事,像读书、做学问,自然就敬而远之了。面对物欲横流的喧嚣世界,有些人再也静不下心来,再也没有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苦心了。
其次,是简单粗暴的应试机制让语文教师无暇读书。应试教育给我们的母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尤甚,它催生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学习周期的长期性而效果的不明显性尤其是导致人们对其批评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把本应生动的母语教育与所谓的标准化考试紧密结合,于是教学变成了考试的附庸,本应诗意灵动的语文课异化为支离破碎的习题课。
在简单粗暴的应试机制下,所谓“有效”,就是“抠分”。语文教学重术轻道、本末倒置,也就在所难免了。所谓“道”,即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所谓“术”,乃是技术、手段、方法,讲究的是教学过程的严谨,教学技巧的纯熟,教学形式的完美,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设计的优化。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枝;以道驭术,以术显道。道术兼修、明道优术才是成功之大道。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如果我们的眼睛始终盯住课堂不放,一门心思地集中在“术”上,忽视了前方的“道”,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窄,教育最终会失败。
第三,有些语文教师本来就不爱读书。考大学上中文系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学习该专业找工作时面比较广。今天,当电脑成为一种现代化的高级玩具之后,许多教师就沦为了网络的奴隶,打扑克、下棋、聊天、游戏,每天的课余时间就这样在网上冲浪。不少人缺乏自己的思想,仅仅把语文教学看成一种职业,一个饭碗,而不是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和精神自立的支柱。
三
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呢?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一是加强课外阅读。
从语文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要克服浮躁不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就要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其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达到体现人的生命尊严,满足人的生活愿望的目的,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功在千秋的工作局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影响我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障碍在于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教育方法上的工具主义,教育方式的反科学精神。我们的语文教育,负载着传承中华文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重塑中国国民精神的伟业。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增强学生人文精神的修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
语文教育知名学者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到新一代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有三:深厚的理论修养;新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要实现语文有效教学、提升教师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就要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深”又深在哪里?一是广识。在广泛阅读中拾级而上,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二是深悟。“悟”是在博闻广见的基础上的透彻之悟,而非一知半解之悟;三是精思。古人讲“熟读精思”,“思”就是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合上书,一切了然于心,享受阅读之真趣。只要能够触发感受,启迪思考,能够传递出一些深刻而有益的东西,那么不论雅俗,不论新旧,都在我们的“阅读”之列,力求读出新意,也读出深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阅读的力量是神奇的。阅读能增加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厚实了,久而久之,就会透出书卷气,一种特有的其他学科教师所没有的气质。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阅读能使人摆脱平庸。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阅读能助人与时俱进。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3~5年内会变得一无所用。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有很多已经变成“过去时”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立体型、多元型、信息型的人才,教师如果不多读书、读杂书,怎么指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驰骋?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之外,还应当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素养的思想者。因此,语文教师要促进专业化发展,除了提高文学素养外,还应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
立足前沿,首先要读一点语文教育理论。近几年,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下子推出了“语文教育新论”丛书,先是三册:王尚文的《语感论》(修订本)、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以后又相继出版了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和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些专著涉及的论题皆为语文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代语文课程改革富有启迪,值得反复研读。
鉴往知今,也要读点语文教育史。如张隆华、曾仲珊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李杏保、顾黄初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顾黄初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王松泉、王柏勋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张志公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郑国民的《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和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等。
立人先立己,语文教师还应读点有“独立思想”的书。语文“立人”,先要“立己”,因为语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首席工程师!这里有两本书值得推荐。其一是《语文教育门外谈》,这本书辑录了钱理群先生关于语文教育和青少年素质培养的精彩论述。吴非的《不跪着教书》也是很值得一读的书,这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随笔集。这本书描述了当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老师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各种教学比赛的奴隶。
历史进入21世纪,终身学习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师一生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它是教师生存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第一需求。当前,新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举例来说,若选修《红楼梦》,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具备“红学”的基础知识,他是不可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否则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就会捉襟见肘。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综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伟人、名人,没有谁不在青少年时代有一段如痴如醉的课外阅读经历。他们也许学历不高,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眼界,给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底子。教孩子读书,教师先要读书。胡锦涛主席于2007年8月在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提出,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师要教书育人,需要有超越功利的追求,需要关注人的长远的发展,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应当成为现代社会中读书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朱华贤.中小学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教育,2000,(14).
[2]胡根林.寻找思想:语文教师的深度阅读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6-9-1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康晓光.中国人读书透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周晚田.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教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倪文锦.语文考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胡玉龙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 22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