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观
2009-06-03李素艳
能够成为创新源泉的知识是充满魅力、牢固、灵活的知识。语文课在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要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新课改走进课堂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把眼光投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平日的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延迟评价,鼓励学生“敢想”
创新思维是一种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多维性、探索性、开拓性、求异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紧扣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有关问题(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要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想得多,想得快,想得对,想得活。
问题提出后,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要让学生有一种松弛感,无拘无束地思考。特别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给出许多答案和设想,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做出评价,这样,可诱发学生说出更多想法。相反,如果学生回答后,教师立即予以最高评价,其他学生就觉得无须再多谈了,将一个“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的后果,导致众口一词,人云亦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便会遭到扼杀。如果学生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通过讨论使大家共同认识错在哪里。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头就会越来越足,创新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灵活再现,大胆想象,允许学生“存异”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再现”手段,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使他们的思维由平面向空间发展,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可根据各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再现、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等,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有的课文,故事性强,如果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表演,则易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课文,人物对话很有特色,可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当时说话者的神态、动作,并把它补上去,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是绘景如画的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的描绘用图画再现在纸上或映现在脑中。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在学生灵活再现、大胆想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允许学生“存异”。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多元性,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其大胆想象。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有的教师往往课一上完就结束了,而那些善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师,则会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课文写一个续篇,并精心设问:皇帝对老百姓、小孩子、骗子、大臣们会怎样?反之,老百姓、大臣们会怎样看待皇帝?假设皇太子已经成年,他会怎么样?假设当时有农民起义军,情形又会怎么样?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纷纷写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续篇。这种续“故事”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三、善于质疑,敢于求异,培养学生“勤思”
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疑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才能独立思考,才能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新的冲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对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在鼓励学生按正常思路考虑问题的同时,应激发他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多侧面的思考,打破“人云亦云”的局面,敢于“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拘泥于某些权威(或教师)的既定论断,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和科学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此,既使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一课时,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荡漾”一词一般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或指歌声此起彼伏,文章为什么说春天在空中荡漾?老师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针对这一问题,引导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联系文章的前后内容,理解“荡漾”一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让学生“敢想”“存异”“勤思”。这一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
(李素艳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