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009-06-03徐志红
前几天,听一位教师上《济南的冬天》一课,触动极大,感想颇深。这位老师首先从本地冬天的特征导入新课后,也富有感情地范读了课文,然后又按常规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接下来,进入了本课的重点环节:分析课文。可是,无论该老师怎样分析、引导,多数学生是毫无反应。急得该老师只好自己从课文内容、语言特色、作者情感等方面一一道来。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茫然。
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会上出如此失败的阅读课来呢?究其原因,可能与课前备课、设计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恐怕是他们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阅读。因此,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理念,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作者以文字符号为形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试想,老师们备课,大多是经过了一个反复研读课文、查看教学资料、设计教学程序、安排教学手段,甚至自己制作课件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教师一遍遍地与文本进行交流,才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去传授给学生,去引导学生品评、赏析。可为什么面对学生,教师却不能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权利,非得在一堂课内将自己的感受一古脑儿地灌输给他们,强加给他们呢?这种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是用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千方百计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种以“教”代“学”的课堂教学,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怎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一味地只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领会作者的意图,或是去感受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一定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和重点,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和体验,变学生的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怎样才能实现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程改革以后,新教材选用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教师要用有创意的导入语导入新课,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随着文章的思路去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思想、知识与语言,让其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其次,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很多教师上课前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教”,而不是较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要改变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就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文本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教师和学生)实现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力求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求疑、交流、争鸣、归纳等环节,学会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感动等体验,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
第三,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自主阅读。在学生主动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必须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学,让他们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独有的感受。绝不能匆匆地让学生看一遍或听一遍就急于探究文章的内涵。如果只满足于学生粗读便浅尝辄止,学生对内容不甚了解,根本无法推进阅读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只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阅读,才会有学生的独特感受。
朱绍禹先生认为:“阅读就是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取思想的程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徐志红 湖南常德市西洞庭一中 4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