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怎么活

2009-06-03

感悟 2009年5期
关键词:更夫五车错别字

佚 名

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

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这词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的,他能不能看进去,这范儿算是做足了。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照这么个算法,咱们随便一个人都是学富几十、上百车的。

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

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现在的公务员哪有这待遇。更有人因为喜欢洗澡而著书立说,这就是南朝的梁简文帝萧纲和他的《沐浴经》。古人洗头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洁剂“无患子”来洗头。

古人如何处理垃圾

古人比现代人可要环保多了。乱扔垃圾这种不文明的事情,很少发生。早在8000年前,古人就会将垃圾集中处理,利用天然的或挖掘而成的土坑来堆放垃圾。解决垃圾最快的方法是直接烧掉,烧不掉的就掩埋起来。古代垃圾场的遗迹里,大多数是碎裂的瓷器、漆器。拼一拼,说不准能还原一件古董。所以,想发横财的,可以翻翻古人的垃圾。

古人写错字如何修改

直接用毛笔涂掉。王羲之和颜真卿,就是这样应付错别字的。所以《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稿》其实是两位大书法家的“涂鸦之作”。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名为“雌黄”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类似现在的“涂改液”。“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

铁杵真能磨成绣花针吗

在古代,金属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又有闲的人了。不过,制作铁针的确需要很大的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针戳断血管。

更夫算公务员吗

更夫在古代类似现在的社区巡防队,主要负责夜晚巡逻和报时工作。由于夜间出行,他们“撞鬼”的可能性比常人高,港台僵尸片里,更夫常莫名其妙地暴毙。话虽如此,但更夫好歹是个正经职业,也算是公务员,因为古代军队较低级的士兵,会被安排当更夫,就像保镖和警察。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待遇没有现在的公务员好。

古人刷牙吗

古人是很注重口腔卫生的。咱们的祖先老早就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了。再后来,印度人发明的“杨枝牙刷”由僧人传入中国,又名“木齿”。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杨枝一头咬软,蘸了药物刷牙,便令牙齿光洁。更简单的方法是用“嚼”的,像长颈鹿似的嚼嫩树枝,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现代人哪天“野外生存”时,忘记带牙刷,不妨回归一下古法。

杨方摘自《杭州日报》

荐稿者:河北省保定市依棉集团(转尚依坊服装公司)杨方

邮编:071051

猜你喜欢

更夫五车错别字
古代为什么要打更?
西行学院成语班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冬季星空——御夫座
藏书阁赞
钗头凤·杏林守望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