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118例
2009-06-03杨新军李蓬
杨新军 李 蓬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方法 对2005年2月~2008年12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224例患者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118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对照组常规口服抗生素,选罗红霉素、安必仙、螺旋霉素等;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通腑泻热方;中药;急性;牙源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 R27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107-02
急性牙源性感染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患者全身反应剧烈,局部疼痛难忍,常规治疗手法较单一。近3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以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118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106例作对照,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医辨证为胃腑积热证的急性牙源性感染患者224例,均来自2005年2月~2008年12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按病人门诊号码及就诊日期,据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8例,男66例,女52例;年龄10~65岁,平均(33.91±9.42)岁;急性牙周脓肿3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36例,急性根尖周炎32例,拔牙后感染20例。对照组106例,男60例,女46例;年龄10~66岁,平均(34.11±9.38)岁;急性牙周脓肿32例,急性智齿冠周炎32例,急性根尖周炎26例,拔牙后感染1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分布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包括急性牙周脓肿、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根尖周炎、拔牙后感染等。胃腑积热型辨证标准参考《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2]:证见口腔患处红肿、热痛、脓肿等主症外,尚有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赤黄、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基本方:大黄(后下)、生地、知母、丹皮、芦根、玄参、牛膝各10g,板蓝根20g,甘草5g。病剧者加细辛、荜茇;热重者加石膏、黄芩;肿甚者加夏枯草、蒲公英;脓多者加皂角刺、生薏苡仁。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3d为1疗程,服用1~2个疗程。
对照组:常规口服抗生素,选罗红霉素、安必仙、螺旋霉素等。疗程同治疗组。
1.4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痊愈:局部红肿、热痛脓消退,全身症状消失;好转:局部红肿、热痛脓减轻,全身症状改善;无效:全身症状无改善或有所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组间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x2=6.05,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病种与疗效关系
两组各病种总有效率经x2检验显示:对急性尖周炎、拔牙后感染的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急性牙源性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嗜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腑受热,阳明热盛,下焦火热上蒸口腔,日久化腐成痈,故腑气不通,胃火上蒸乃其发病之关键。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原则,采用通腑泻热法治之,切中病机。近年来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常规剂量抗生素治疗口腔急性牙源性感染的疗效已明显下降,加之抗生素产生的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的不良反应[3],故临床要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抗感染疗法。中医通腑泻热法是用泻下药物清除里热的一种方法,实验研究显示通腑泻热方能降低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能提高与机体免疫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理和遏制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4]。本临床观察表明: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证明通腑泻热中药对口腔急性牙源性感染确有良好治疗作用。临床药理证实:方中主药大黄具有多种功效,它能明显抑菌抗炎[5,6]。
从病种与疗效关系分析所示:两组对急性尖周炎疗效稍差,无效病例较多,可能与其病位较深有关,提出临床应配合牙体开髓引流,局部脓肿切开,疗效方佳。此外对急性牙周脓肿、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中诸药配合,药理证实多具广谱抗菌之作用[4],而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抗菌谱较局限,特别是缺乏对冠周盲袋、牙周袋中厌氧菌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加抗厌氧杆菌类药物。此外,通腑泻热药物多寒凉,临床要中病即止,切忌攻乏太过。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29-647.
[2] 李元聪. 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4-68.
[3] 吕勇. 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及滥用的原因[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108-109.
[4] 谢晓华,程宇星,周文高. 通腑泻热方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594 -596.
[5] 王丽英,张丽珍,鲁刚英. 大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81-382.
[6] 张喜平.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8):851-854.
(收稿日期: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