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2009-06-03汪守德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21期
关键词:剧作军人创作

汪守德

多年来,创作推出的反映军事演习的各类作品已举不胜举,怎样独出机杼,进一步深化这类题材的创作,对艺术家们来说既是课题更是难题。为迎接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南京军区和政治部领导及机关似乎对反映军事演习仍心有千千结,决定再上一台这样的戏。早已成果丰硕的著名剧作家姚远,依然如闻风在呼啸军号响,精神抖擞地承担起这一创作的重任。敢于受命啃这样的硬骨头,这是相当有胆魄有信心有责任感的表现。戏剧创作道行颇深的姚远于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地跑部队下基层,展开了密集而深入的采访,经过十易其稿的殚精竭虑的创作,经过文工团和剧组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精心打造,便有了这部优秀的、有着独特思想锋芒和鲜明艺术风格的三幕话剧《陀螺山一号》问世。

该剧作为一部反映军事演习的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艺术经验。众所周知,以演习为题材的创作已形成某种人们颇为熟悉而又难以打破的模式,究竟怎样出新,使艺术家们颇感困惑和彷徨。该剧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演习复杂的全过程上,因为这是一部话剧所难以完成的。剧中的演习虽是剧情的主线,但对于整部剧的主旨而言,它仅仅是个契机和载体,作品真正观照和透视的是军营的人物和生态,是当代军人的追求和命运,特别是大胆地触及了当下军队生活中的某些矛盾,并给予了准确的把握和表现,显示出冷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具有某种更为“形而上”的指向,能够给观众更深刻的思考和认知。

“陀螺山一号”演习被设定为自主对抗演习,这是对我们已知许多演习模式的一种超越,在演习过程中既无预案又无界限,更接近于实战的要求,这给演习带来更多的变数和想像空间,对参演的双方都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也因此成为该剧的一个看点和亮点。而演习命名为“陀螺”,其寓意和象征也是不言自明的,即陀螺只有被猛烈抽打才会获得急速旋转的力量,呈现出它最优美的姿态和韵律。一支军队似乎也是要在不断地经受“锻打”中,才能筋骨强健如钢浇铁铸,才能进入最好的状态,在未来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剧中人物从生活的常态走向参加演习的“非常态”,可谓“吹皱一池春水”,部队的一切特质都将呈现在阳光下接受检验。虽然对于所有的演习而言都是假定性的,无论是纸上谈兵、沙盘推演乃至真枪实弹的逼真演习,同真正噬血的战争都并不是一回事,但按照未来战争要求,强化我军官兵的现代战争意识,进行真实的战争进程和环境的想像和模拟,以有效地摔打部队,把我军培养成可以一招制敌的虎狼之师,毕竟是我们所梦想和追求的。剧作表明,我军就是如此高度自觉地进入这样一种过程,把军人的情感、心智和才华拿来淬火,使之在这种既是假定性的又是无情的较量中,摒弃渣滓忍受阵痛,锻造精英锤炼部队,当我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和虎视眈眈的强敌时,可按剑四顾,稳操胜券。从这一点来说,剧作是意蕴深涵和扣人心弦的。

生动准确地刻画具有独特个性和认识价值的人物形象,是该剧的一大特色。剧作通过弥漫浓郁对抗色彩的戏剧氛围,即演习中红蓝双方的对抗、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冲撞,且都有相当强的烈度,使人物的个性和灵魂因此得以展示和曝光。剧作显示,身处急剧变化且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之中的军人,同样有着复杂多样的心理感受。而守望和平准备战争的军人,事实上有着更为沉重的责任和心理负荷,要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受着对于军人忠诚和信念的严峻考验。以宋戈、邓江涛为代表的优秀军人,其最大特点是有一种献身军旅,渴望强军卫国、建功立业的蓬勃热情,但又不免有些书生意气、年少轻狂和桀骜不驯。他们在部队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遭遇种种挫折和磨难。但他们在领导和战友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渐臻于成熟,终于在军旅人生中闪耀出夺目的光彩。如宋戈在担任蓝军模拟旅装甲团代团长后,积极组织新装备飓风2000A主战坦克的训练,对蓝军演习方案敢于犯颜直陈己见,演习过程中为防止泄密果断中止对吕欣然的采访等,都表明他在隐忍中含有逼人的锋芒,充分反映出他敢做敢为的过人胆识和优秀品质。他在演习的关键时刻不负重托,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蓝军铁定的败局胜利翻盘。剧作揭示宋戈们才是军队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心里装着的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这一代共和国军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他们不会把个人暂时的委屈真正放在心上,而是韬光养晦地丰富充实自己,苦心孤诣地奋斗前行。剧作以较为冷静和沉实的笔墨,赋予这个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质感。蓝军模拟旅代旅长吕欣然则是剧作着力塑造的一个负面形象,这个“驴屎蛋子”表面光式的人物,主观认为“50年内中国不会有像样的战争”,因而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对“谋打赢”所虑甚少,把主要兴趣和精力放在人际关系的经营上,居然能走跳棋般地不断获得升迁,但在高难度的自主对抗演习一旦展开之时,便无所措手足而方寸大乱,最终导致败局。剧作对这个人物的针贬是相当辛辣的。在演习中担任红军旅长的周卫新也是个有特色的人物,他性格直率快人快语,“多一个假冒伪劣,就少一个货真价实”的慷慨陈词,颇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在现代作战观念上他并非处在最前沿,在整体素质上要逊于宋戈,因而在演习初始虽然一度占得胜机,却在蓝军走马换将时因准备不足而由胜转败,这也是很发人深思的。其他如蓝军旅政委魏宏光,集团军叶军长、马政委,坦克营营长陆二牛等,均富于一定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都是对生活中某类人物的生动概括和提炼。

这是一部风格性和穿透力都很强的话剧。在写意性的风格中完成了剧作,以简约的手法凸现了重大的主题。剧作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戏剧动作,真正的演习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来表现的,而竭力通过精彩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来实现人物性格的刻画,这无疑对台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部剧作的台词写的非常讲究,因而当人物在台上展开“舌战”时,使观众被台词所深深吸引,不时地发出会心的笑声,充分显示出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孙文学是一位有个性的导演,在洗练的戏剧处理中让人感受到他的充沛激情。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应该说可圈可点,在没有多少表演支点的舞台上,完成表演任务是有相当难度的,但他们都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特定性格,或张扬火爆,或含蓄内敛,性格感极为突出,分寸感拿捏得较为准确,为剧作的成功增色不少。作为以青年演员为主要阵容的队伍,显示出颇为强劲而可喜的实力。舞美设计与整个戏的风格和谐一致,主表演区虽显得简洁和空旷,但似乎可以起到留白的作用,能够给人以更多的想像空间。舞台两侧表演区的背景既是电路板,又是作战地图,与主表演区相得益彰,使整个舞台显然开阔而宏大,不仅烘托了演习的氛围,还使散点式的戏剧结构显得十分有机。反复出现的士兵队列,既填补了舞台的空白,又增强了这部戏形式的意味。

猜你喜欢

剧作军人创作
Jazz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刘桂成剧作的艺术特征初探
关于哈罗德·品特剧作中沉默手法的研究与分析
吴城垡惊悚漫画世界的构建
军人画军机(六)
印度军人特写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