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文本巧设小练笔

2009-06-03胡燕芬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2期
关键词:苏教版古诗习作

胡燕芬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八步中心校542800)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做到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文本,巧设课堂小练笔呢?

1.填补课文“空白”

文章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写得简练,有的运用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文中的“空白”也是学生习作练笔的材料。我们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在补充中想象、创新,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补上,让学生绽放思维的火花。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飞扬的课堂。如教学苏教版第11册《草原》一课的第三自然段,这段描写蒙汉两族人民在蒙古包外相见时的情景,教师抓住“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句话,设置了小练笔:如果你是主人会怎么说?如果你是客人又会怎么说?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教学这一课结尾那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时,可引导学生在理解这首诗意之后,接着设置小练笔:蒙汉两族人民在夕阳下倾诉着惜别之情,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怎么说?通过练习,不仅让学生说话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学生懂得了怎样迎客、送客以及怎样做客,使主题得到升华。

2.精彩篇章,仿写迁移

语文教材中所选定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都是名家名篇。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生动的表达,独具匠心的谋篇,为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课堂练笔(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如苏教版第11册《桂林山水》一文,全文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第二、三自然段,分写了“水”和“山”的特点,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学习全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3.读课文有感

有些文章的内容特别感人。如《小草和大树》一文,学生学完课文后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就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篇读后感,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勃朗特姐妹成功的经历,说明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会成功……感受深刻就会有写作的欲望,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想的写下来,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4.欣赏古诗,想象改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写景的描绘细腻生动,抒情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些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如《宿新市徐公店》改写一篇描写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记叙文。

5.挖掘文本,拓展延伸

有些课文学完后,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外的拓展阅读,并将课外阅读收集的资料加以选择、整理,写成一段话,进行拓展练笔。如教学苏教版第11册《詹天佑》一文后,高老师就设计了一道小练笔:请同学们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评语。(课件上显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几段颁奖评语,提醒学生可以仿照。)

6.察插图写片段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会有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趣味性、直观性、教育性等作用外,还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素材。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插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静止的画面变为鲜活灵动的形象。

7.精读课文续写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结尾似乎把故事讲完了,但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必须去研磨,它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让学生延伸情节,寻求不同的结果,想象读写。如教学人教版第11册《凡卡》这一课结尾段时,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练笔:凡卡的梦是甜蜜的,但梦毕竟是梦,他梦醒后会怎么样?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写下来。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适时适度地巧设课堂小练笔,并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09-03-24

猜你喜欢

苏教版古诗习作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习作展示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