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导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2009-06-02易际酒
易际酒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正确、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悉心观察、关注学生活动,采用合理有效地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时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求知、探索,而教师则是或当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正确、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悉心观察、关注学生活动,采用合理有效地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呢?
善于激趣设境,导拨心弦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趣导情,精心营造教学情境,发挥心理暗示作用,促进学生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去同悲同喜,共乐共怒,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而多媒体手段的展示则更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再现于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索、去感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如在教《背影》时,教师通过自己的激情渲染,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精妙语句的基础上,投影父亲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这一场景,真实可感的画面,再适时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父亲疼爱自己的事例,自然而然地学生就理解了课文中那浓浓的父子之情。
巧于设疑引思,循循善诱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设疑和提问技能。这样,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其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启迪学生的聪明智慧,打开学生心灵之扉。其次,还能充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和善于提出文体和回答问题的习惯。但是学生的解疑能力、思维能力尽管灵活,可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当他们的思维断点,“启而不发”“原地踏步”之时,教师要善于指点迷津、循循善诱,不是袖手旁观、漠然置之,而要抛砖引玉、铺路架桥,让学生“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可采用多种设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已回答见过哪些桥以后,教师提问:“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的桥的特征?”这句就在“无疑”处生疑,一下子把学生从零散的现象引入到对科学概念的探索之中,并引导学生吧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接着,学生查过字典后,了解了桥的特点,教师问:“根据面前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这一段设问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既引导学生学会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怀疑和思辨能力。再接下来采用一连窜的提问,将学生的思路从课外逐渐引向课内,由一般的桥引到石拱桥,再到中国石拱桥;然后由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分析到结构特征、历史悠久等。可见设疑要巧而精,由浅入深,循循诱导,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展思维,增长智慧,解决问题。
敢于张扬个性,多元感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潜心于把正确的答案教给学生,治追求统一的认知教学结果,否认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有多元的感悟,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要主动去帮助学生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欲望,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激励学生冲天的干劲,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悟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真谛。
课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阵地。课堂犹如一个灵魂,在教师引导中,实现着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课堂犹如一条命脉,教师指导和训练着,学生学会学习;课堂犹如一片绿洲,师生共同构造着和谐的生态环境。假如学生是汪洋中的一条船,那教师就是舵手,引导学生扬帆前进。
【参考文献】
[1]孙永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能力》,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
[2]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教育研究.2000,(8)
[3]孙瑞欣《教师该怎样用好激情之“法”》,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日第6版
[4]巢宗祺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
[5]傅道春编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11
[6]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7]《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