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生活化
2009-06-02靳国凯
靳国凯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造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1、树立服务意识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生思维。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首先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立方体拼成长方体,长宽高与体积(4 1 1 4)4立方厘米,然后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宽高与体积(4 3 1 12)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长宽高与体积(4 3 2 24)24立方厘米。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2、树立生活意识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回归于实践,回归于生活。
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
首先,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下面举个例。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三、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1、创设有趣的情景。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可以这样设计: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圈,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这些都是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创设富有探索性的场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水龙头滴水数量的探索与实践。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