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造的双重使命(下)
2009-06-02宇锦
宇 锦
Review Dramatic world of Shanghai 2008(part 2)
2008上海剧坛回眸
老戏迎来生日经典大师互育
2008年上海的老戏重演依然十分热闹,担纲主演者多为中青年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12年前首批入选“国家十大精品”的大戏《商鞅》交由魏春光等清一色的年轻演员来演,形神兼备的演出令观众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上海淮剧团推出由青年演员陈丽娟、邱海东、张闯复排骨子老戏《哑女告状》,三个多小时原汁原味的演下来,让人重新体味到当年“唱不死、做不死”的老淮戏特色;上海越剧院郑国凤、王志萍重排乃师徐玉兰、王文娟28年前创排的名剧《西园记》,令观众得到了久别重逢的喜悦。由于“传统老戏均经名家的精雕细刻、时间的千锤百炼,已成为一块浇铸年轻演员演艺水平的精严模板,而面对这些足以传世的经典,年轻人自然会以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这对经典的传承、人才的培养,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同时,2008年,又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各大院团纷纷翻出30年中的优秀作品举行展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着“改革开放第一声春雷”之称的话剧《于无声处》。
虽说剧本还是最初的剧本,编导还是当年的编导,但演员却已基本不是那一拨演员、观众也已主要不是那一批观众了。尽管上演之前编导对是否契合当今时代尚有疑虑, 但“照本宣科”的演出结果,还是令他们欣慰的——虽然许多年轻观众不知“现行反革命”是何罪名,“黑八类”、“走资派”是何绰号,张春桥乃何许人也,而且当看到何芸催促身处险境的欧阳平尽早离开的危急关头念诗、老干部梅林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惦记着交党费时还发出一片笑声,但他们依然感到了那个年代的严酷生活和人们为信仰、为尊严而抗争的精神。对原创者来说,这已足够——“让年轻的朋友知道三十年前我们的起点在哪儿。只有知道今天我们走了多远,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才知道该往哪儿去。”
短短三十年,恍若三百年、三千年。
凝视《于无声处》三十年前演出的反光镜,再参考中国话剧百多年来的里程表,似可得出一个大有旁证的观点——话剧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直接”与“进入”,戏曲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间接”与“游离”。话剧是相对凝固的,如同钉入生活的一根楔子;戏曲是相对流动的,好比缠绕生活的一根绸带。话剧是时间长河上横跨的一座座桥梁,戏曲则是河中流动的一条条航船,它们一同构成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主要景观。桥须不停地建造,时间流到多远,桥也该新搭到多远,却不必把游弋河中的古旧华丽的楼舫、壮美的龙舟、优雅的帆船以及渔翁的舢板全都毁弃——那样做是傻瓜。
百分之百地贴近生活、百分之百地反映当下,“戏易老,人常新”,是话剧;与此相对,“戏不易老,人亦不老”,则是戏曲。2008年初春,一位老观众在东方艺术中心看完《曹操与杨修》后大发感慨:“20年后再看这部戏,感觉还是像新的一样!”这似乎表明,话剧大多是通过把握当下而成为经典的,而戏曲恰相反,它依靠演绎传统而化作现实。而从《曹操与杨修》的内涵来看,“话剧依赖内容取胜”固是一句真言,但“戏曲依靠形式引人”此语,就显得有些绝对了。
《曹操与杨修》是由当代“第一大净”尚长荣加盟上海京剧院的首部大戏,也是他新编历史京剧“三部曲”的第一部。二十年前,尚长荣抱着想把这台好戏在舞台上“立起来”、让沉寂多年的京剧在这个大都市里“火起来”的信念,怀揣剧本来到沪上。《曹操与杨修》甫一问世,便赢得戏剧界、文化界的一片叫好,被称作“改革开放以来京剧艺术的一块里程碑”。它与《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一起,成为尚长荣二十年艺术历程的缩影,同样也成为“上京”二十年来3部最重要的新编大戏,被认为“足以代表当代京剧新编历史剧的最高水平”。
今年,年近七旬的尚长荣再度多次公演这3部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三位一体的大戏,“内力”、“外功”丝毫不减,更在早年的铿锵旋律中显出岁月变迁的浑厚凝重。他自言身体状况和自我感觉都“非常好”,“再唱几年毫无问题”,这句话,同样印证着戏曲“人不易老”的特征。虽说如此,“上京”与尚长荣本人还是早已开始了对“曹杨”后继者的物色。说实话,像尚长荣那样将“激活传统、映现当代”,把当代意识与传统表演艺术深层契合在一起的戏曲演员,在当今要找出另一个与之艺业对等、功力匹敌的人来,难度很大。在为这部大戏首演二十周年及为尚长荣表演艺术所举办的研讨会上,各地专家一致认为,虽然时隔二十年,但《曹操与杨修》的思想内涵、艺术水准的综合呈现依然具有历久弥新的警世意义,迄今尚无超越之作。与此同时,大家也表达了这部巨作“后乏来者”的担忧。
当然最“乏”的,自然是“曹操”,是像尚长荣那样的艺术大师。遍观全国京剧界的中青年演员,情况不容乐观;于是有人建议,若“中曹”、“中杨”难求的话,则索性放手一搏,让戏曲学校的初生牛犊一试犄角,没准“小曹”的小荷尖角、“小杨”的雏凤清声,会给人一个意外、一阵惊喜呢。此言之出,虽属无奈,却重在长远。如前所述,经典大戏是新秀作出跨越式进步的强力助推器,所学技艺的长进和突破,可贵艺术自信力的蕴育和养成,不经过至少一台大戏的摔打,是根本不可能的。
除《与无声处》、《曹操与杨修》外,上海越剧院“四大经典”之一的《红楼梦》也在2008年迎来了50岁的大生日。
这部被公认为戏曲界改编《红楼梦》原著最为成功的剧作,凝聚了众多老一辈越剧艺术家的心血,此次“上越”用多版本、多流派、多组合的《红楼梦》演出,勾勒出一道其诞生半世纪来长演不衰的美丽轨迹。这出经典名剧不但培养了几代名演员,还孵化了无数知名导演、舞美、评论工作者……“时间性”往往是与“艺术性”成正比的。从这个角度看,越剧《红楼梦》对于年方弱冠的京剧《曹操与杨修》而言,是一枝可以前瞻的标杆。换句话说,再过30年,京剧《曹操与杨修》能否在这条跑道上与这台“唱不完的《红楼》”保持等距?
期待大师的出现,更期待杰作的降临。
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值得期待的时代。2008北京奥运会办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要来。显然,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地域,世博会为上海戏剧提供的空间和时间将会更多、更大、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