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2009-06-02陈秋红
陈秋红
半个世纪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是人与人灵魂的交往。在新世纪,叶澜教授也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是塑造人心灵的工程,有效的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与沟通。作为教师,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在交往过程中实现沟通,实现对话,实现理解。相反,只有管理没有交往沟通的教育是无效的或效率低下的。
在我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有两个小故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明白,必须用心和爱,带着责任感去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实现与他们心灵的交往,从而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集体大逃亡”的反思
案例1:我在未征得学院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以为会被批准,因为出发点是好的),于周二时告诉学生说春游定在本周四(与授课教师协商调课),并同学生们商定了游玩地点。可到了周三得到学院紧急通知,班主任不能擅自带学生外出,于是取消了该活动。学生们一时不理解,于是在周四一大早,大多数学生私自逃课来到了游玩地点,给班级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了安全,我在领导的指示下,立刻来到了他们游玩的地点,没有愤怒,没有指责,一直作为一个旁观者,以备不时之需。也许是我的“软弱”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愧疚感,事后,他们主动向我认错,说是一时冲动,根本就没考虑问题的严重性。
事情发生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错全在他们吗?分析来分析去,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有组织活动的需求和权利呀!他们十六、七岁花一般精力旺盛的年龄,加上学业压力较小,若没有释放的空间,必然会找机会把多余的精力释放出来。
其实,导致学生集体反抗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班主任出尔反尔,许下了不能兑现的诺言;二是在诺言不能兑现之后,没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让学生的抵触与反抗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
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一诺千金”,这是对人的一个基本要求,要求我们诚实守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一个平等的心灵交往,不要轻易给了学生们一个允诺,学生都期待着你践守诺言。一旦不能实现,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也就失去了信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教学与生活过程,总是会有一些难以兑现的诺言,此时,教师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考虑不周,给学生一个解释,而不是简单的置之不理或强行取消。
作为一个班主任或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说到做到。在给学生一个许诺之前,一定要考虑成熟,不轻易地让学生丧失对老师的信任。
爱与责任,消除学生心理的阴影
爱与责任,历来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与责任感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特级教师李镇西在1999年出版的《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写道:“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呀,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会让一个教师不计任何得失,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案例2:一个冬日的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我班的一个女生红着脸怯生生地问我有没有时间,她说有很多心理问题请我帮助。我欣然地接受了她的请求。这样就开始了我和小芳(化名)的交往。
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知道她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善言辞,母亲很善良,很慈爱,可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在几年前的一次发病过程中不幸遇车祸而亡。她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已成家,下有一个妹妹。妹妹辍学在外打工。自己上学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他们谈论的话题自己插不上嘴,而学习似乎也没什么起色,学校宽松的环境经常让自己无所事事。在家里,忍受着嫂子的冷言冷语和对妹妹的负疚感。最主要的是,自己时不时地想起母亲,很难接受母亲不在的事实,又不敢与同学们提起自己深深的思念。自从母亲去世后,母亲成了自己生活中的阴影,挥之不去,难以消解。在高中,由于紧张的学习有时会冲淡这种思念,可现在,轻松的学习使得自己有太多的时间沉浸在这种痛苦之中,无法摆脱。她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认为自己内向,不善于交际,设什么特长,对学业缺乏信心。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我一直鼓励她讲下去,完全充当了一位倾听者的角色。她终于将心里压抑太久的情感宣泄了出来。在她讲完之后,我首先肯定了她的作法。当自己觉得有问题时敢于找老师,这说明她并不是真正的内向,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我举了一些教育事例让她明白,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但是可以改变现在和未来。其次,我指出造成她目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沟通过于自闭所致,必须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建议她平时多与同学们交流,同时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多参加集体活动,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自此以后,我开始关注起小芳来,在我的课堂上,我仔细地观察她,经常鼓励她回答问题,慢慢地,我发现她开始笑了。作业也做得非常认真,有时还在课间向我提问一些专业问题。每次只要她一有进步,我就表扬她。后来我发现她的文章写得不错,就鼓励她向杂志社和学校的网站投稿,并借给她一些课外书和工具书。暑假来临前,我又帮她联系了一份校内勤工俭学的工作,尽管报酬不高,每天只有二、三十块钱,只能做二十天左右,可她做得非常地努力与认真,并尝试着与工作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就在第一份勤工俭学期间,她给自己找到了一份家教,家长就是做第一份工作时认识的。这真让我们高兴——已经能主动地与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了,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第二学年,她参加班干部竞选,成了班上的学习委员,时常看到她灿烂的笑脸,我发自内心地笑了……
爱心与责任感让案例中的“我”不仅仅在学生主动找上门来时给予真诚的帮助,以一种倾听者的身份听学生的心理之声,而且长时间地关注、帮助、鼓励学生,让学生摆脱因家庭不幸造成的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想,当初接受学生的咨询,倾听她的故事,完全是出于一种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她其实不是我自己带班的学生,甚至不怎么认识她,只给她们上过几次课,但看到学生求助的眼光,我毫不犹豫地请她坐下,听她讲述。其实,她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名帮助者,更多是一位倾听者,让她将内心压抑太久的情感吐露出来。而对她后期的跟踪指导则主要是责任感以外的爱心。爱让我付出关心与关注,让她有机会体验交往带来的乐趣,体验另一种生活状态,体验成长的自豪感等等。
尽管这两件事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们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时刻激励着我努力探索与学生交往的途径与方法。我深深地知道,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共同地哭,共同地笑,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成长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