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细化、深化、优化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2009-06-02王越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格教材培训

王越明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呈多元化趋势。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师范类毕业生,也有列入“211”的重点高校非师范类毕业生,甚至高学历的研究生。这些新兵的共同特点是学历高、知识新、视野广、有思想,充满朝气和活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人格”准备都显得不够充分、到位,需要在上岗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补上。所以,学校和教研、师训机构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教师进行“人格”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客观地讲,目前学校和教研、师训机构对于新教师的上岗培训都不可谓不重视。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所设计的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考核要求等与学校的期望、教师的愿望——如何能迅速适应环境,站稳讲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使得一些校长、新教师对目前所施行的上岗培训产生了困惑。

面对的困难

1新教师自身素质差异大,近年来所吸纳的新教师,在职业素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重点高校非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由于在大学里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材教法之类的课程,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标准、教材、学科教学的基本规范、课堂教学的策略等等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而普通高校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由于在中学阶段不是最优秀的,学科基础有“硬伤”,是带着“缺陷”上岗的。

2职前教育存在先天不足。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校扩招扩建热,对我国的师范教育冲击巨大,师范院校都盲目发展成了综合性的高校,师范专业的师范性被慢慢地弱化了,在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中对那些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基础性课程或教学环节不那么重视了,导致学生先天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人格”准备。

3职后上岗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许多学校,对新教师的“人格”培训往往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岗位培训。但由于师傅自己的课务十分繁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带徒上来,导致培训是“零碎”的,是经验传授式的、感悟模仿式的,效果如何只有新教师自己心里明白。

存在的问题

承担新教师上岗培训任务的教研、师训机构,出于运作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对新教师进行个别化的“人格”培训。下面是某地级市08年市属学校新上岗教师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培训目的:(1)加深新教师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初步形成乐业敬业的专业态度,了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如何提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教学情景,初步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大纲、教材和教育教学常规,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分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尽快胜任学校的工作。

培训要求:(1)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对不同层次的新教师按实际需要进行培训,鼓励和引导学员边学边用,学用结合。(2)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如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使各种方法有机联系,相互补充,取得培训整体性功能。(3)及时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调整、优化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培训内容:(1)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法规。(2)专业思想教育:师德教育、师德修养、优秀教师案例、心理健康教育。(3)教育教学常规训练: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活动。(4)教研入门培训:使新教师懂得教学研究的意义、原则、途径、方法及努力方向。

培训时间:集中面授60学时,校本培训60学时,共计120学时。集中培训计划安排8天,2008年第一学期为5天,2008年第二学期为3天。

从上述培训计划可以看出有这么几个问题:

1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如要求新教师通过培训就“熟悉有关教育法规”显然要求过高。反之,培训后只要求教师“初步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大纲、教材和教育教学常规”,目标就低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常规都不熟悉、不掌握的人怎么可能上好课、教好书呢?

2内容务虚多于务实,在培训内容上,政策法规学习和专业思想教育的比重远远大于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实际上政策法规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边学习边实践边领悟;而专业思想的巩固不是靠所谓的“教育”就能够解决的。新教师站稳讲台最缺少的是策略和技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去做的问题。

3缺乏层次性学科性,受训教师既有高中、初中的,也有小学、职校的,他们的需求有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学段、学科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何保证“人格”培训的有效性,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层次性和学科性,但在上述计划中根本没有体现。

4内容方式缺乏个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可持续发展,在新教师的“人格”培训中,必须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出发,因人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选择发展方式。

对策思考

新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育事业薪火相传,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新教师的“人格”培训不但要认识到位,投入到位,更要对培训的内容、要求、形式进行细化、深化、优化,真正使新教师的“人格”有效。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合的方法。从总体上讲,“人格”培训就是为了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提高新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新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胜任学科教学任务。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新教师情况不同,培训的目标应有所差异。如小学、初中的科学教师,极大多数是非本学科专业(多为相近专业)毕业的,学科知识的补偿、充实,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读、学科教学策略的学习是第一要务,培训的基本目标应是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理解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样,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也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宏观(教育理念与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和微观(教学策略与微格技能)两个层面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

另外,新教师“人格”培训的方式应充分考虑到在岗教师的特点,把培训与学习、研究、实践结合起来,做到自主学习、研究与集中学习、集体研究相结合;自主实践与专家、导师指导下的实践相结合。

2要创设让教师变被动为主动的机制。“人格”培训只是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一种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能不能真正“人格”,成为称职的教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动力、能力”。所以,一方面要通过“讲理”使教师“明理”,认识到“人格”培训既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履行教师职业操守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要创设机制,让新

教师有参加“人格”培训的动力,既主动地学,更自觉地练。一是建立教育机制。用身边的人和事为教材,让新教师明白“人格”的重要性。二是建立考核机制。要给新教师制定几条既重要又做得到、做得好的要求、规范,并进行考核。三是建立奖罚机制。让认真的、投入的、做得好的新教师有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并在评优、职评等方面给予优先。

3要以提高教师的执教力为培训重点。首先,要研究影响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必须要让教师熟悉这些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掌握这些要素的特性。一般来说,新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能不能迅速进入“角色”,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取决于新教师能不能迅速做到“四熟悉、四把握”:即熟悉教学环境,熟悉教学对象,熟悉教学内容以及熟悉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把握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与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环节,把握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在教法中渗透学法指导,注重培养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教学微格技能的指导与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从教的角度讲,它是由多个教学微格技能有机组合而成的。只有每一项教学微格技能都是优秀的,才有可能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优秀。所以,新教师的“人格”培训,必须十分重视教学微格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根据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的微格技能进行细化,制定出每一项技能的基本内容、要求,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一项一项地学习,一项一项地训练过关。在学习和训练中,要从实际出发,防止教条主义、唯美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

最后,要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取决于教师的“三个力“,即教材处理能力,有效预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教材处理能力。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的依据。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至少要经过这样几方面的处理:一是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教材的隐性内容通常包含在图示中、实验中、习题中、思考题中,但往往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是对教材的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三是根据学生的知能实际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有效预设能力。新课标非常强调预设的有效性,要有效预设,教师就不能“一厢情愿”,必须以生为本,首先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能水平出发进行预设,在研透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已有知能基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其次要从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预设,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与要求,又要突出教学重点,不要让一堂课“承担”太多的任务与要求;再次要从教师自身的教艺特长和课的基本类型出发进行预设,使课堂教学更具特色和个性化。如何提高新教师有效预设的能力?切入口和着力点应该是围绕“五化”进行预设:即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分层化;教学形式科学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手段多样化,坚持直观性原则,善于利用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人性化,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诊断、评价的同时,更多地体现激励作用。

课堂驾驭能力。首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要对课堂中出现的影响教学正常开展的突发现象进行有效化解。再次,要根据学生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环节、目标、要求等等。

4要为新教师搭建相应的磨练、展示平台。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标准不是评优课、比赛课标准,而是常态课的标准,上好常态课应该成为新教师“人格”培训的第一目标。怎样的课是高质量、有效的常态课?光听专家讲述标准、看名师上课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打磨,从中感悟后掌握要领。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让新教师打磨的舞台。要通过让新教师相互观摩,上同课异构课,开设展示课、汇报课等形式,促使新教师主动去练、磨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执教力。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教育教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人格教材培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训通知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