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休闲教育

2009-06-01张秋实

职业·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闲暇大学生生活

张秋实

在高校,大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享受者,通过科学休闲观的教育能使大学生为未来休闲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这不失为高等教育的一大贡献。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

根据一份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成员中,90%是大学生。大一到大三学生中有58%的受调查学生承认有过“包夜”经历。网络游戏已经让很大一部分学子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而网络游戏及不健康的网络活动危害的不仅仅是某些个体,这已经影响到大学的风气。与男生喜欢网络游戏相比,不少女生却将大把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看影碟、看电视连续剧、读言情小说或“扫街”购物上。上网、逛街、睡懒觉成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休闲方式。

大学生拥有的休闲时间很多,超过了常人。如果给学生们算一笔时间账:以活到80岁、每周工作30小时、工作35年来计算人一生的时间,除去必须的睡眠和饮食时间,差不多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课程安排比高中阶段宽松了许多,再加上寒暑假、各种长假、双休日加起来,大学生们每年有170天左右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而他们的休闲现状不容乐观,校园中的“月光族”和“负翁”不断增多。大学生不当的休闲方式正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休闲教育的内涵

“休闲”一词在西方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希腊语中的“schole”(英语“school”的原始涵义),有“教育”及“教养”的意思;二是来源于古法语“Leisure”,古法语来源于希腊语“Skole”,其意即为休闲和教育。英文中“Leisure”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表明“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而在中国的汉字中,“休”有“吉庆、欢乐”的意思,“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真、善、美的价值意义。“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也有限制、约束之意。“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宁静的意思。从词义的组合上,表明了“休”和“闲”所特有的精神底蕴,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喻示着物质活动之外,还有精神活动的存在。同时,也表明“闲”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也不是可以随意打发的。闲要有约束,闲要有道德与规则。中国古代先贤常常将休闲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连在一起。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几乎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关联。许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说,他们的创造灵感常常是在休闲中峰回路转,茅塞顿开。亚里士多德说,“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他举例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阿基米德洗浴中诞生了发现杠杆支点原理的灵感;瓦特发明蒸汽机受到水壶沸水顶起壶盖现象的启迪。英国剑桥大学校园中的“下午茶”,以既普通、又特殊的形式,让人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激励师生们迸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懂得休闲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人们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才能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兴趣、才能、力量的广阔空间,才能在艺术、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人们如何谋生,还应教学生如何“玩”,要懂“玩”的技术、“玩”的艺术;要“玩”得有文化;要有先进的“玩”的文化。

三、休闲观念的误区

我国的休闲教育起步晚,在思想上,因为文化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只有学习、工作、劳动才是“正业”,往往把休闲与“游手好闲”联系在一起。休闲教育仍然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新概念,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涉及。

面对休闲与学习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就有着不少的误读,第一种误区是普遍认为休闲不用学,“休息、玩,谁不会啊!”其实,休闲是一种人生智慧。最先倡导休闲文化、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于光远先生。他在1993年就提出:“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第二种误区是提倡学,却不是为了休闲。如果这样说,休闲教育是我们的弱项,肯定有人反对。别的且不说,就说现在学生们投身琴棋书画学习的热闹劲,似乎足以证明我国的休闲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可他们是为什么学的呢?在学习中又得到了什么呢?可能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为了升学,为了竞争,而不是为了掌握“人生智慧”。休闲教育,一方面是为了让人有一种爱好,拥有生命的乐趣;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人在教育中学会遵守规则,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社会互动中的信任和理解,这将有利于构筑一个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态环境。这恐怕是休闲教育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

四、大学生休闲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亚群体,他们的休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学生休闲教育是要弥补现代技术教育之外所缺失的人性教育,以提高生活质量。

1.健康的休闲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

美国闲暇教育专家J•曼蒂曾说:“无能力处理好闲暇是造成酗酒、吸毒、自杀,屈从社会上不良行为以及其他种种变态疾病的主要原因”。富于娱乐性的闲暇不仅在当时有益于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对性情的陶冶可能有长期的作用。大学教育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同样要注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个人才能、情感、身体和社交的发展,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宁,促进人格的完善与提升。

2.健康的休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的急剧变革、学业的压力、就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紧张、观念的多元与多变,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应激,给其身心健康带来明显不利。而科学的休闲观念、合理的休闲方式对于大学生丰富生活内容、缓解生活压力、调适心理重负均不失为有效的方式,情绪的调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生命意义的回归能促进心理的平静与健康发展。

3.健康的休闲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开发

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闲暇时间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材至关重要。比如说,你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内容丰富、积极向上,你就获得了比别人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才干、能力,获得比别人多的业余爱好。闲暇时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和生命中看不见的资源和财富。利用得好,就能拥有比别人多的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和“闲暇”现象研究之后,惊人地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人们不仅可以休息和娱乐,也可以发展智力,调动自己的兴趣,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获得思想的自由。可见,科学的休闲对大学生的兴趣、工作热情、创造力等潜能开发可以提供有效的“业余”环境。

4.健康的休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把学生的教育生活简化为知识、技能学习,而精神的发展处于自发状态。大学生变得空有一个装满知识的头脑而没有智慧,接受了高等教育却不会在社会中生活,不善交际,不善合作,不善协调,不善自我表达,不会娱乐甚至不会快乐,抑制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休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为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科学的休闲方式是对目前我国教育缺陷的弥补,通过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为其全面完善的发展提供时间、空间、方式、途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社会而言,高校开展休闲教育,更有利于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延伸,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简单生活、环保、食素、爱动物、爱植物、反战求和平等等形式,鼓励学生把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行为方式营造充满温馨的、友善的、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亲和力,达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能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休闲品位。

五、高等院校怎样开展休闲教育

面对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生,高等院校必须格外地看重休闲教育。但是,在辅导员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有些学生一进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玩过之后常常觉得疲惫不堪,根本提不起精神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业。大学生休闲奢侈消费的增多,校园中“月光族”和“负翁”的不断出现,都说明大学生不懂得如何休闲。特别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开展休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这对他们大学的学习生活都将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高等教育亟待加强休闲教育,但对大学生开展休闲教育并不是鼓励他们不学习而去玩乐,而是希望能对大学生正确对待休闲时光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大学生们学会正确对待休闲、合理安排业余时间,使青少年在“成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休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课程化的休闲生活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

高校应该把休闲教育当做是大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休闲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休闲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填鸭式的、以分数为目的的。所以,这门课的开设应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首先以休闲活动的参与为基础,再通过一定的休闲技能练习,直到学生能够自主的开展一些活动。另外,在这些休闲活动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进行休闲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价值、明智的休闲,从而养成良好的休闲品质和休闲习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休闲理念,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对于一个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来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显示出价值。第二,防止休闲的异化。大学生休闲由于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市场引导下对商品的崇拜,部分大学生对物质享受过度追求,而丧失了休闲的本质,拼命地追求感官的享乐,成为物质的奴隶。要防止大学生休闲的异化,就需要提供一种正确的休闲理念来指导大学生的休闲方式。第三,教育学生懂得休闲伦理,强调人性对自身的占有,既反对纵欲主义,又反对禁欲主义,使休闲生活文明化。

总的来说,在高校开设休闲教育课是为教导学生善用休闲时间,从事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是行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通过一种思考及自愿学习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休闲品质与生活品质,使之获得自由参与及自我内在的满足。

2.强化高校休闲设施,改善休闲环境,完善休闲空间体系

大学生有比较富裕的闲暇时间,但休闲空间不佳,难以享受高质量的休闲,好的休闲空间环境,能使活动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影响,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硬件上,学校应筹集资金,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创设有文化气息的健康休闲场所。例如,设立运动场、球场、游泳馆、健身房、室内体育馆、校内公园、图书馆、校园网络、校内影院及舞厅等。这样既可为学生舒解身心,又可使学生远离社区不良娱乐场所。另外,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可充分利用该资源,由社会提供物美价廉并适合大学生休闲的场所。

3.建立自主化的休闲生活组织和专门机构

在软件上,我国的高等院校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来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大学生的业余休闲生活。学生的休闲活动一般由学生会、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组织自发组织,虽然休闲活动较多,形式多样,但教育特色体现不够,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偏重娱乐性,往往是丰富多彩有余,引导激励不足。或是学院行政机构组织的一些大型的、全院校性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学术演讲会、文艺晚会等,但大都是零碎的、临时性的,形式单调呆板,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来指导学生自发组织开展休闲教育,这类机构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大家体验到休闲的乐趣,在活动中学会休闲的技能,认识健康向上的休闲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并最终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闲暇大学生生活
人在何时最清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闲暇拾笔寄娱情
生活感悟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