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专科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就业的有效途径

2009-06-01吴玉婷

职业·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工作

吴玉婷

一、课题的意义

1.社会意义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对能够在一线进行加工的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用人观念不断变化,企业选人不再只盯着求职者的学历,而更看重实际动手能力。据某权威人才招聘机构透露,如今那些既拥有大学高等教育背景,又有相关职业培训资质的大学生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相当抢手。而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青年失业成为社会突出问题:上海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的青年失业率的上升趋势已经初露端倪。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即失业的现象已经出现。2000年全市失业人群中,青年人的比例已升至46.8%。目前,青年失业重点已经由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向大专、本科毕业生转移,大专毕业生的比例已占到青年失业者的16.2%。2005年《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揭示中国青年失业率已高达9%,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研究人员预测,今后10年,上海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也将提高。2009年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延续性对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对我们在日常就业工作中开拓新思路,寻求就业新途径提出了要求。

2.个体化意义

一个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学生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稳定与活力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已成为主体的“2+1”家庭结构中,子女的教育和就业问题成为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因此,更好地打造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学生和整个家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影响,是学习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很好机会。

二、专科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1.背景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状况日趋严峻,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青年的失业率在逐年增高。“找工作投奔无门,找员工难以寻觅”的局面让求职者和招聘单位有苦道不出,虽然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互相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朗,但大学生从就业上岗到真正熟悉行业运作一般需要三年的时间,因此,更多的公司青睐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有理论功底但实践经验缺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要从“学校人”的身份转变为“社会人”,从父母的呵护和校园单纯的环境中走出来,经历社会的风雨。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大学生主流,他们对于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独立承担工作责任存在着恐惧心理,甚至对于工作有逃避心理。

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对工作有基本的期许,希望能够从事相对轻松、报酬优越的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即“灰领”。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的影响因素,使得学生对工作定位有偏差,难以找到契合自己要求的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全社会逐步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指导系统。在理论教学向能力本位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就业是检验专科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标准。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及课程设置,并根据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政策建议及改善措施。

2.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尽管国民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缓慢过渡期,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经济增长要求更多的是低层次劳动力。二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深远。以上海为例,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就业市场上对有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需求量大增,因而使得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去向较好。三是经济发展环境和地域差异对就业产生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就业人群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经济效益好、薪资高地区流动,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2)政府因素。一是政府宏观政策对就业影响巨大。但总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也有正面导向。二是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及个人档案管理与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很不协调,限制了人才的自由转移。

(3)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市场波动所造成的“蝴蝶效应”对于国内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大。以2009年为例,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很多相关产业受到重创,进出口贸易、航空相关企业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不少外资单位、合资单位都减少甚至取消了招聘计划。在2009年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这种局面无异于雪上加霜。

(4)高校因素。学校的口碑与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人才的培养存在滞后性,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向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周期;高校由于资金投入、场所等限制,学生实践操作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

(5)学生个人因素。

一是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对工作期待过高,定位不准。目前各高等院校越来越强调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树立择业观念,按照就业理想培养自身能力,为自己做好合适的工作定位。但学生就读专科学校往往并不是因为主观上想从事一线操作工作,而是因为考试失常或者志愿填报等问题而“屈就”,所以对于将要从事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二是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缺乏思想准备。以往大学生总被认为是经过严酷选拔的“天之骄子”,属于社会结构中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群,因而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抢手货”,缺乏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三是举棋不定,难做决定。第一次就业对于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常常难做决定。学生对于工作和收入的期望值也与社会实际需要和支付水平有较大差距。

四是缺乏求职经验和面试技巧。很多专科学生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从事一线操作的人,只要踏实肯干就行,对面试过程中如何体现自己的优点,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却并不在意。

五是毕业生存在特殊的心理因素:

①畏惧自卑心理。传统观念对于本专科学生的未来工作有基本的预设:本科学生就应该坐办公室,专科生从事操作工作。基于这样的假设,虽然同属大学生的范畴,但专科生无形中总是觉得比本科学生低一个档次,自卑心理常常作祟。再加上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社会历练,单独面对未知情境时容易产生畏惧和依赖心理。

②盲目从众。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同侪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往往超出父母和家族其他成员的影响。有些学生本来立志学习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去招聘会,参加面试,自己的决心也就发生了动摇;有些学生本来立志进入某行业工作,但看到相熟的同学去参加别的企业竞争,自己也产生了试试看的念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

③焦虑感。近年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原来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很多是到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线工作,由于传统的汽车、钢铁和航空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招聘计划大幅度缩减,甚至取消。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学生不得不产生能否理想就业的焦虑感。

三、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相比国外许多国家,我国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起步晚且水平和指导形式都有很大的局限。随着对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认识的加深,各高校也都相应地采取了措施,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体系,而且开始逐步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新生入学时就逐步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进行有区别的指导,如在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课程,让他们开始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二年级学生把职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起来,为他们创造参加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机会;为三年级学生提供如何撰写简历、面试技巧内容的指导和相关入职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拓展就业渠道

(1)政府层面。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指导高职高专就业的政策,加大专科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力度,消除影响就业的壁垒和限制性措施。

(2)学校层面。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构比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动手技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双证型”人才的宗旨贯彻于教学环节的始终;主动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求,不断根据用人单位反馈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开拓多种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形式与机制,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式办学或建立实践基地等。

(3)个人层面。打破“等、靠、要”思想,不仅从学校获取就业信息,也积极通过网络和家庭渠道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针对毕业生特别是由于专科学生在就业中容易表现出的心理状况,在增强就业能力和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让学生都能够找到理想、合适的岗位,是每个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工作者的心愿,也是激励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动力,也希望通过多方协作努力,为毕业生开创更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工作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