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 感受课文
2009-06-01张志勇
张志勇
摘要: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先后设计了猜内容,猜情节,猜心理三个环节,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的意境,既很好地领悟了课文内容,又增强了课堂情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学习过程;领悟能力;课堂情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警惕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早、过多补充内容,或过多进行非语文活动。所以,课堂阅读教学应在忠实于凭借的基础上考虑拓展与延伸。那么怎么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我想首先是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师把握了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语文教师面对文本,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教师。教师的阅读文本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我们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但要解读文本,还要思考如何教、教什么,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一、从“诵读”走进文本。诵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学方式,诵读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意会,体
悟,涵咏。这些特征决定了他在感悟中的重要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蕴藏丰富,指的是它能给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走进文本的快捷方式。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感悟。所以我认为这是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第一部,学生通过诵读首先了解了文本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古诗文和一些美文,只有让学生去多读才能“其义自见”。
二、从“语境联系”走进文本。语境指的是语言所处的具体情境,有三个层面:同一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学生需要的是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他要求学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我们所讲的语境,主要是第一、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意味、意蕴、理趣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特别需要用“语境”来走进文本,对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如果脱离文本那就会失去依据,特别是有些虚词本身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如一个“之”字就可以作为动词、助词、代词等等,而作为助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有不同的用法:有时相当于“的”,有时无实义只是为了补足音节。同样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许多不同的用法。所以要理解它的意思就一定要放入文本中去理解。
下面以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为例,说明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一次在小悬崖上遇险的经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在上这一课时,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内心,获得真正的教益。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究:
第一个环节:猜内容。在打开课本之前,出示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猜想文章的内容,学生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思路没有受文章内容的限制,可以展开想象。
首先提出要求,给题目设计内容,看谁设计得最合理。(学生思考后回答)“一个下肢瘫痪的人,在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竟然站起来了。”“一个国家在困难的时候,艰难走出一步,为了这一步,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了第一步的基础就有了再一步的成功,最终成了强国。”“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航天领域‘走一步,再走一步,刻苦研究,才有了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这时候学生体验到想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不同思维带来的不同结果,带着对别人猜测的怀疑,带着对文章内容急切了解的心理,走进课文,体验课文的独特魅力。
第二个环节:猜情节。不打开书,让学生继续猜想。具体方法是让一个学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控制停顿的地方。
学生读完第1段后,教师提出:“当有人提议爬山时,‘我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述说自己的猜想:“爬到一个非常凉快的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个够;他丢了鞋子;在爬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
当读到:“开始爬时,我落到最后,看到二十多米高的险峰时”,我又问:“一看这么高的山,你们猜想小男孩会怎样?”学生有的说返回去,不再继续爬;有的说走错了路,回不了家;还有的说爬到了很危险的地方……当读到作者在半山腰遇到危险:向下望头晕目眩,上去的路又特别难走,加上天已黑了,所以害怕得不能动弹时,再猜想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们说:“大喊救命有人来帮忙。”“想办法自己克服困难爬下去。”“一不小心跌了下去。”
当读完课文时,一个学生竟然叫起来:“啊!原来‘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这个意思。”这说明学生已经投入了。
当学生预测完情节时,对文章的情节已有了较完整的了解,此时,让学生打开书读课文,便可以真正地整体感知文章。
第三个环节:猜心理。本文特别之处在于心理活动描写,于是设计了猜心理这个环节。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到要求,都提到“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对文章中心理活动的品味,能给学生以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句子摘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提出:面对小伙伴的提议,“‘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而且希望像他们一样活泼勇敢”,“我”当时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学生回答:“他们去爬山,我也想去,可是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不要冒险,我要是像他们那样健康该多好啊。”“去吧,我跑得慢,不去吧,我还想和他们玩。”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
教师提出:假如你是这个小男孩,你身处险境,“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跳”,“头晕目眩,绝对没法爬下去”时,你怎么想?学生回答:“啊,这么高,我可怎么办?我真不该来呀!”“往上爬太高了,往下面又没有路,他们是怎么走的?”“啊!我不敢动了,杰力你在哪儿?再动我会掉下去摔死的。”从这些回答,足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感受到作者此时极度恐惧的心理。这样学生理解作者小时候在小悬崖上遇险的经历,而且这竟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就容易多了。当事情有了转机后,我又把这三句话“我顿时有了信心”、“我信心大增”、“我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提炼出来,让学生猜想父亲说了哪些鼓励的话?怎么说?作者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也是这次脱险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原因,因为它从内心让作者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猜想,弄清了人物的活动、课文的主题,理解了文章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去猜想,去朗读,保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即立足于文本,又使学生在猜测中创生出课文之外的许多内容,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让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