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2009-06-01乔立杰
乔立杰
摘要:本文以河北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高中版教材为依据,研究了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这一问题。最终得出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践,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关键字: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成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这门新型的基础性的科目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因为这些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对来说是固定的,而信息技术知识不但应用性强,而且知识更新也比较快,技术含量高,再加上《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短,会考任务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并成为日后学习计算机新知识的基础呢,我认为在教与学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多感官、多层次地刺激学生。如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多媒体优势,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让同学们练习鼠标的左右键使用时,先用多媒体放了一段游戏“扫雷”的场面,同学们一看兴致就来了,接着要求学生在打开的扫雷窗口中试着用鼠标去操作,观察出现的现象,好多同学一点鼠标雷就炸了,不知该怎么办,接下来给同学们讲一下游戏规则,并详细讲解扫雷中鼠标左右键的作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还认真做笔记。讲完后要求学生比赛,看谁用最短的时间扫完所有的雷,这样同学们练习时也很认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鼠标左右键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讲多练,“教”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高中信息技术》不一定把所有的知识都通过“教”来授与学生。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解释清楚,即“精讲”;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能看懂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少讲,甚至可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学习,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师可事先提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学这些知识。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二节文字的编辑这一节中,先通过网络教室将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文字修改后发给每一位同学,然后让他们照着课本将丢掉的文字加上,多余的文字删除,段落不合要求的调整,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让同学自学,并告诉他们下一节课找同学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地自学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演示可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好,可与讲授的效果相媲美。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课堂的时
间,让同学们尽可能多地上机实际操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有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边看书边上机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程从第二章开始,大部分内容都是上机操作的内容,如果让同学们在教室而不是在计算机前阅读这些操作内容,那么对初学者来说,就和读天书的效果差不多;然而在计算机前边阅读课本,边按照书上的步骤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这样便于理解书上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操作技能。
四、实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众所周知计算机要多进行上机练习。如果老师能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到上机实践中,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每一个操作的含义,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完第十一章数据处理以后,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期中考试的成绩,这样他们做完作业的同时也掌握了Excel中的很多知识。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除做好以上几点外,教师还应该有责任心地去教,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学,教学相长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上好信息技术课。
参考文献:
[1] 赵志刚.《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 2005.5
[2] 吉林市昌邑区课题组.《如何在主题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