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课贯穿美育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2009-06-01吕银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思想品德课美育

(1.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在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穿“美育”教育理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在教学中树立美育教学理念,促使道德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身践行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创造美育教学技巧,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关键词美育;道德情感;思想品德课

以美育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是一种有着很深历史底蕴的文化识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 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是强调了美育在德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功效。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借助形象的特殊情感判断能力——审美力,而审美力作为健全的人的特定心理结构,也是新型人才在智力结构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培养审美力在根本上就是要通过促进人的丰富想象力,协调人在现实中的情感心理,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

一、树立美育教学理念,促使道德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基础课程,也是传播党的理论,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最主要的阵地之一,其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效果。当前一些高校政治理论课基本处于领导不太满意、学生不太满意、教师自己也不太满意的“三不太满意”状态,具体表现在: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②缺乏兴趣,缺少实效;③形式主义,相当教条;④漏洞很多,手段不高;⑤方法单一,覆盖面小;⑥人员不整,水平一般。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进入管用有效、协调和谐的境界,我们必须树立新观念,构想新内容,寻找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而让美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渗透美的理论和原则,从而提高教育效率,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形象,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接受美的知识,还处处模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外在形象去感染学生。

方永刚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和传播工作。近6年来,他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级。而方永刚给我们最大的教学启示之一就是:“效果缘于信仰和激情”。他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所以他在宣传和传播过程中始终表现出高昂的激情。他说:“讲课时,我都投入了巨大热情,用真诚对待,无论大小课都认真对待,决不糊弄”。这种坦诚的教学态度、平易近人的教学作风,使听众感觉亲切。正是这种激情,生动地沟通了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也正是这种激情,打动了不同领域、身份各异的听众;还是这种激情,使他的宣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别人愿意听,愿意接受。充满激情地讲解理论,其效果必然与干巴巴地讲解有着云泥之别。在课堂上带着激情学习理论、讲解理论,用通俗的话语和丰富的实践例子解释理论,再平凡的课堂也能产生不凡的效果。

二、以身践行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思考高等教育工作的内涵时,多往往以“育人”加以概括。育人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二是传播思想、陶冶性情、培育人格。前者是教人做事,后者是教人做人,两者统一在高等教育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做人必须能做事,做事必须会做人;要学会做事应该先学会做人;掌握了做事的本领还不等于具备了做人的资格,具有了做人的愿望还应获取做事的本领。确立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工作基点的认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一个飞跃,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一个突破,无疑会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实际上是在高校具体落实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的体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性建设。

美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使人纯洁和高尚。一般地说,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充满趣味性和感染性的。方永刚说:“我非常喜欢我的听众。无论是年轻的学生、基层官兵还是地方干部群众,每当见到他们,我心里都有一种激动、冲动,觉得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就是为他们而生、而成长的。每当站在他们中间,我的精气神就来了。”许多老师讲课时就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而他不照本宣科,只需一壶水、一条毛巾,就能像说评书那样激情四溢、感染力十足地讲上两三个小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比如他讲到近代北洋水师那段屈辱历史时,学生能感觉到他的愤慨、痛心,所以,学生们的感情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使他们强烈地感觉到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台上、台下的感情互动交融。

三、创造美育教学技巧,磨练学生意志

爱因斯坦本人也明确表示,在有多种方案供他选择时,他倾向于选取“最美的”。以“美”导“真”,能够大大拓展人们的视野,充分调动人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因此,如果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以“美”导“真”的原则,将会大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人们正是在对美的感受、享受、欣赏、评价过程中产生对美的需要、追求乃至创造美的事物。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这种创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并传达出教学内容的理性美;同时,教师的人格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久远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人生道路。教师应提高对教师人格美的认识,为人师表,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楷模。“美感教育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美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善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智能结构和伦理品质同步和谐发展,造就一代富有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机敏才智的新人。

南京政治学院樊慕曾教授提到,思想品德课如果缺乏打动人心的感染力,缺乏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理论就会黯然失色,听者就会味同嚼蜡。樊慕曾教授从1994年起以“寻找奉献者足迹,寻找中华民族魂”为主题,从各类报刊上搜集剪辑各类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并将它贴在明信片上,同时附上一份详细说明自己想法的信,一并寄给当事人,邀请他们写出对人生、事业和生活最真切的体验。他收录的人物中有中科院院士、艺术家、教师、记者、老革命家以及部长、省委书记等,共计收集180余张卡片。樊教授将这些经过压膜封装的卡片,按内容不同分成奉献、园丁赞、爱满人间等8类。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就是一部部生动的教科书,成为了樊教授得力的助手。每次樊教授上课都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们介绍卡片背后动人的故事,方寸卡片尽显人生情怀,学生们以卡片为镜,深入探讨人生价值,修正人生的坐标。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方永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3/28/content_5907348.htm.

[2]陈瑞昌,刘国顺,严满伟.他们把党的理论课讲活了[N].中国教育报,2008-12-26(1).

[3]李军鹏.内化美育教育 激发德育功能[EB/OL] http://portal.sdteacher.gov.cn/Course/zhengzhi/Article/439564.aspx.

作者简介

吕银芳(1979-),女,青海西宁人,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思想品德课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育教师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