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筑空间中的情感因素

2009-06-01王海麦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空间情感

王海麦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情感”二字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来表达建筑,表达空间。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建筑空间中的情感因素很多,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空间内人体尺度和人文尺度这两大方面,只有把握好这种尺度,空间才会有情感,才会和谐,才会丰富。

关键词情感;空间;建筑艺术

“情感”这个词在更多的时候被人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生。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情感”二字广泛地运用于多种具象的事物中,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来表达建筑,表达空间。这是由于社会分工把我们的生活设计成为越来越多地与建筑在一起的模式,无论是工作、学习、购物或是娱乐,我们无不是在建筑空间里。影剧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包容情感并供观赏的场所,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给予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慰藉;纪念馆、故居、祠堂、陵墓等空间,则能自然地引导人们的思绪,使人们沉浸于往事的悼念之中,这正是情感空间的魅力所在。空间正是有了情感的融合才生机盎然,使人感动。

建筑空间中的情感因素很多,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空间内人体尺度和人文尺度这两大方面,使之和谐。这两者的和谐则表现为一种“人与物,物与环境,物与文化”之间的和谐,“人”指的是建筑空间的行为主体。使用主体和审美主体,“物”是指建筑空间本身,“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生存空间,“文化”则是指设计师必须考虑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只有把握好这种尺度,空间才会有情感,才会和谐,才会丰富。

情感是塑造空间的一个要素。随着设计者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成为设计的时代主题。空间的情感是室内空间的高级审美形态,设计者必须了解室内空间的这一特性,从人对建筑形式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才能寻出本源,塑造好的建筑艺术空间。

一、建筑空间中情感的建立

建筑空间的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回归,是当代设计艺术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需要,建筑环境设计关注的主流不再仅仅局限于雕塑、绿化等等有形形体元素的艺术结构和空间定位,而是更多地趋向于对建筑空间和现代生活空间人文的、生态的多元化关怀,使建筑环境空间的创造更具有人性情感,更符合现代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受制于建筑的风格、构思、材料、结构、空间等许多方面,但对它们的创造性使用,将会大大改善和提高建筑与人的情感沟通,使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时候,更能得到建筑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亲切的感受。

建筑空间情感是与我们的意识观念相对应的。在特定时刻,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并不作为一种模糊的印象而被感知,反而,这些感觉联合起来以形成观念,然后这些观念彼此进入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之中。就形成了所谓的空间情感。所有这些特定的情感以同样方式联合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情感,每一种情感作为组成因素进入这一完整的空间之中。建筑空间的各个元素,我们可以将它们中的每一种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感觉要素。也就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理解的建筑空间情感。

现代建筑设计对于情感的关注是设计者的责任,只有通过空间情感的设计才能唤醒人类的原本真实的情感。

二、创造生动丰富的情感空间

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其它的艺术类型一样都涉及到一个审美问题。

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是“心灵的东西从感性的东西中显现出来”,并使“两者融合成一体”。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也曾“大胆”地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些无疑说明了一件艺术品,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情感的表现是最重要的因素。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作者应深入到深层结构去探索人类共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本源,才能使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观者)由于情感的趋向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如传统的中国画,它不追求对事物的客观摹写,而强调对自然意境的表达和人物心境的抒发。“气韵生动”,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超越画家的技巧和画面的内容,去表现内在的激情和意境,从而使人与自然同构,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建筑亦如此,建筑虽属于造型艺术,但它与绘画、雕塑不同,它没有也不必用直观的方法(建筑造型)来对自然和世界进行表象的描述。一个真正的建筑不仅是住人的机器,更是情感的容器,情感是一种载体,是联系艺术品与欣赏者的纽带,是产生共鸣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表现情感并能感染观者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艺术。

情感空间是高度主体化的心理空间,要建构这一空间,作为创造主体的设计者,必须做到胸有层云,吐纳自如,以情驭物,高屋建瓴,让心灵在理念上空自由翱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室内空间情感的需要来安排理念的密度。

三、空间的情感设计理念

在空间设计中,理念是其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空间的情感形成,先决条件在于理念具有丰厚的内在含量,理念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建筑空间设计的艺术是简练的艺术,应当在尽可能少的理念中提供更多的情感与审美信息。简化不是简单化,不排除艺术的多样化,是多样化与节省律的统一。愈是简化的概括的东西,表现的人类感情就愈普遍,因而看上去就愈深刻。大凡成功的作品,总是高度简化的,也是高度概括的。今天,室内空间理论的研究热点已经转入到了“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研究,空间的情感设计理念必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空间,也涉及作为个体的人性化的室内空间。

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极大的热情去获得,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一切都要看我们的努力和对情感及理念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荆其敏.建筑环境观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石谦飞.建筑环境与建筑环境心理学.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5]林辉等著.环境空间设计艺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别墅建筑设计,邹颖、卞洪滨编著,中国建筑出版社.

[7]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中国建工出版社,1988.

[8]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空间情感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情感
台上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