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社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现状及对策

2009-06-01范丽君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报社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范丽君

(西安日报社陕西西安710002)

摘要为加快报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把握报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系统框架。即:构建新的管理理念,制定报业人力资源规划;引进新的技术方法,选拔任用优秀报业人才;完善制度,加大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重激励机制;加强培训,促进报业人员全面发展。

关键词报社;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报纸从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张报纸的质量,更进一步影响着报纸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这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竞争。报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可以达到科学、有效地管理人才并发挥人才最大的功效。报社编辑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报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报社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1、综合性和复杂性

报社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新闻出版政策和法规)、文化因素、组织因素(主办主管单位)、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等。它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工效学、创造学、人才学等多种科学。其涉及的对象既包括对普通编辑出版人员的开发与管理,又包括对报社管理人员本身的开发与管理。尤其是那些兼职的编辑人员的开发与管理,需综合考虑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

2、发展性

当前报社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相对滞后,其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建立不可能一次完成,它要从相关领域和学科中吸取有用成分。

3、特定性和差异性

报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象是特定的,在具体的规划和实施中应该与其报社定位、办刊宗旨、作者群、读者群、学科发展等联系起来。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找准定位,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才能确实做好报社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4、实践性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来源于实际,并反过来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理论诞生于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才开始,解决我国报社的人力资源与开发管理的实际问题,就必须从我国报社的具体实际和实践出发,把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先进经验具体化、中国化、行业化,增强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报社行业人力资源现状

报社是一个知识含量高、人才需求量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难以创造出高水平的报社,也难以有效地占领市场。建立一支水平高、业务熟、作风正、纪律严的学术期刊人才队伍,将成为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报业队伍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人才使用机制与科技期刊业的发展需要不适应。在我国的报业中,编辑部长期以来沿用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制度下,职工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庸人走不了,能人进不来,从而严重影响了报业的发展。第二,懂经营、懂策划、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尤其是缺乏训练有素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报社编辑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第三,缺乏作风踏实、懂业务又有多方面专业特长的专家型、学者型的报社编辑。针对以上报社队伍的现状,编辑部应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机制,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对策

1、构建新的管理理念,制定报业人力资源规划

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应是根据报业的发展目标科学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状况,制定符合报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办法,保证报业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促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它是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包括定员规划、员工吸收规划、提高员工素质规划和员工激励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全局性的把握报业发展方向的工作,而这一工作往往被忽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经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编制规划和评估反馈三个阶段,需要科学地对现有人员的使用情况、员工年龄构成、员工素质和员工性别等情况做出调查分析。

2、引进新的技术方法,选拔任用优秀报业人才

报业组织应立足于报纸战略发展角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决定用人数量、部门设置。在选择人才方面有从报刊内部选拔人才和从社会招聘人才两个途径。

3、完善制度,加大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是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员工工作绩效和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种系统方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分别编制科学的、严格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以及奖惩措施。对采编部门应规定每月发稿、编稿的质和量,实行定额计分考核;对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实行经济责任承包考核目标管理;对行政、后勤实行按岗定编、定人、定工作量,实行岗位责任制计分考核。绩效考评的关键是岗位描述要足够清晰,精确到每个岗位的描述,这样就不会存在无所事事的人。同时,绩效考核要注重基于团队的综合绩效评价和奖励。薪酬制度应从关注短期性转向侧重长远性,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效结合。绩效考核制度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既要注重对量的考核也要注重对质的考核,定期将考核结果如实公布。

4、建立多重激励机制

一是晋升激励。对有领导意识、开拓能力的员工,采用岗位激励,用创造岗位和机会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现员工的个人设计。同时要防止将晋升作为激励人才的最终归宿,阻碍人才的自由发展。二是品牌激励。对业务型、技术型员工,鼓励其走专家型道路。提倡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专栏作家,实行首席岗位制,聘任采编骨干为“首席记者”或“首席编辑”,构建一种人力资源品牌。通过建立这种人力资源品牌,彰显新闻人的价值,给予优秀人力资源以个性张扬的平台,塑造媒介品牌形象,赢得更多的受众。三是精神激励。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在细微处进行感情投资;二是采用理想激励,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而付出努力。四是团队激励。在进行团队激励时打破按工作职能和业务分工的平均分配,将资源集中分配给报业中创造较多效益的部门,对创造效益不佳的部门则适度拉开分配差距,给前者以整体团队激励,给后者以鞭策。五是职业化激励。通过职业资格认定,培训员工的职业素质,明确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职业化管理机制,将职业化标准、任职资格的认证和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联结,通过跟踪评价,消除任人惟亲、家长式管理和压制人才等人事障碍。

5、加强培训,促进报业人员全面发展

报业人员要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要加强个人学习以外,报社应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培训。对报社员工进行持续培养,给员工“充电”的机会是注重人才智力开发和保证报社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建立在多种学科之上的。报社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在充分考虑其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遵循科学原则、系统原则、人性原则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开发好、管理好、使用好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周爱玲.报社人力资源管理及改革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08,(13):192-193.

[2]王伟亮.报业集团经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5):56~57.

猜你喜欢

报社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时期如何做好报社档案管理工作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报社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探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报社工会优势的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