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CG2009看游戏鼠标的设计误区
2009-06-01OliverTwist
Oliver Twist
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再次从珠海返回法兰克福,临行前观看了一场WCG2009决赛Sky的比赛直播.算是又一次长时间离开这片土地的一丝慰藉。不过.在观看比赛时.我无意中发现一件事情——尽管在游戏鼠标概念诞生至今的10年间.号称“专业游戏鼠标”的产品数不胜数,但职业玩家们为何用来用去总是那么几款?
在2003~2005年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因为曾经差点进入一个游戏职业战队的关系.兼任过一个外设厂商的测试员和顾问。随着那段岁月中电子竞技的高速发展.游戏鼠标在性能和功能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近几年游戏鼠标的发展却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它.或许走入了误区!
这里让我们来看几款“有意思”的产品。Razer Naga那伽梵蛇游戏鼠标虽然出自以专业电竞设备品牌Razer之手.但这款鼠标的设计却令人不敢恭维。17个按键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鼠标左侧(如左下图示).尽管自定义功能强大.但实在让人不知有谁能仅用一个大拇指就能准确记住它们的功能.并能精确并快速地进行操作。
近来也有一款鼠标和那伽梵蛇颇为相似.这个名字叫OpenOffice的办公鼠标竟然设计了18个可编程按键.却没有了左右键。在珠海的市场上和某些工厂甚至是设计室中.类似的多按键游戏鼠标和非游戏鼠标多如牛毛.有在鼠标上盖设计了6个Windows Media Player功能键的.有在鼠标外壳的两个测沿设计了5个可编程按键的.甚至还有的把一些按键做到了鼠标底部。
在去年SteelSeries与暴雪合作推出的魔兽世界鼠标情况稍微好一些.但这款鼠标仍设计有15个可编程按键和130个预设的编辑用命令。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多按键吗?用户能用好这么多的按键吗?
我们知道.快速阅读有一种技巧叫做“眼脑直映”。然而当这些设计者将如此多的按键设计在鼠标上后.用户就只能依靠触觉的记忆效应来识别各种按键。
尽管未能找到有关人脑对触觉和视觉反馈信息的识别速度的相关数据.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正常人对于视觉反馈信息的识别速度要远远超过触觉。OK.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以单手操作键盘的数字键区输入一长串的随机数字,依靠视觉对键帽数字的识别和依靠触觉的记忆效应——这两种识别的速度和效率,哪种方式更好呢?我想.除了银行职员、财会等特殊职业之外.对于普通用户显然还是靠眼睛的识别来辅助操作更为有效。
可能一些玩家会说,职业玩家都可以做到不看键盘/鼠标来操作.而且他们的操作效率并没有受到影响。然而.且不论鼠标上设计如此多的按键是否全部有用,有谁见过近几年的各种电竞赛事中,职业玩家用过类似的产品?他们使用的仍旧是Razer曼巴蛇.炼狱蝰蛇或是微软lE3.0复刻版这一类“中规中矩”的产品。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使得厂商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地寻找各种创新的卖点。但是一些设计者却忽视了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显然.这些设计者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玩家究竟要什么?如果有空.还请这些设计者们不妨亲临WCG2009的现场.和国内最顶尖的玩家好好交流一番.不要再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