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常见的十种衬托手法
2009-05-31张坤
张 坤
衬托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常考内容。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的第15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考生要想做好这道题,就要掌握衬托这种艺术手法。第一首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第二首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衬托又叫映衬,是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地显现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常见的衬托手法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冷暖相衬
这种手法是用冷色调与暖色调相互映衬,在相衬中收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里以天门打开为界,冷与暖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诗歌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虚实相衬
虚实相衬就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联想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某种情感。
如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实写楼中所见所感,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引发乡愁。这样以虚衬实,文势因此而有波澜。
3明暗相衬
所谓明暗相衬,是指明写与暗写相互映衬,巧妙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作者被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悲从心来,为琵琶女,也为自己掬一捧失意之泪。明写琵琶女的眼泪,暗写自己的不幸遭遇,进一步深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
4动静相衬
动静相衬是指诗文中或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或以声衬静的艺术手法。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使用动静相衬艺术手法的典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里“照”“流”“喧”“动”四个动词,描绘了山间清新自然、明丽如画的动态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黑影,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轻轻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竹林中笑语喧哗,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水面上莲叶摇动,是渔船顺流而下。然而这样的动景给人的感觉却是清幽宁静、超尘脱俗。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物,显得更静,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5大小相衬
大小相衬是指诗文中以大衬小或以小衬大的表现手法。如杜甫《旅夜抒怀》中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里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空间被无限扩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置身于其中的诗人又显得何等渺小!两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惆怅。
6以正衬侧
以正衬侧指的是表面上写某件事、某个人或某类物,其实是为了从侧面来烘托另一件事、另一个人或另一类物。
如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写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其实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精辟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7乐哀相衬
乐哀相衬中最常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表面上写的是美景,实际上是以台阶上的嫩草独自享受这美丽的春天、叶子后面的黄鹂空有一副好嗓音却没人听,来比喻怀才不遇之情。
8以景衬景
以景衬景就是以次要景物来衬托主要景物。“万绿丛中一点红”是用“绿”来衬托“红”的,突出了这“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鲜艳夺目。
9以景衬情
指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蜜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这就是以景衬情的手法。这种手法比较常见。
10正反相衬
正反相衬有以正衬反或以反衬正两种形式。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诗人说:“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果真如此吗?诗人名满天下,但他一生最大的憾事是不能以做官来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这里上句的“名”,只是作为烘托,下旬的“官”,才是本意所在。休官的原因不是老病,而是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僚排挤。胸中郁闷,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只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高考模拟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试分析这首诗写景抒情的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后游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试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3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小桃红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杨果是由金人元的诗人,金亡五年才出来做官。
“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残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试赏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特色。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尽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在“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两句中,诗人是如何将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的?
(责任编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