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成“明星” 医用纺织品热中见冷
2009-05-31李帅
李 帅
“这几天,我们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前几天,一个墨西哥客户订购了500万只无纺布口罩,要求现货、空运,其需求简直可以用‘井喷来形容。”绍兴一家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甲型H1N1流感阴云的笼罩下,近一周以来国际市场口罩等医卫用品需求增长很快,国外一些大型经销商纷纷从中国寻找货源,用于贮备和日常销售。于是,口罩定单让一些企业应接不暇,医用纺织品一夜之间成了俏销货。纷至沓来的订单既让企业感到欣喜,同时也让企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商机无限
外商狂扫现货让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这几天成了媒体追捧的红人,《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联系他时,还有好几拨媒体和企业排着队等候,意图均是流感疫情激发的医卫用品商机。
朱民儒说,在疫情和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国家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尤为重要,此前工信部一直在争取将医用纺织品纳入国家应急贮备体系中。随着甲型H1N1流感来袭,口罩等医用防护性用品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保持增长态势。医疗用纺织品,尤其是无纺布等行业将产生巨大的商机。
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王女士分析,从消费方面看,消费者对诸如消毒湿纸巾、消毒无纺布湿毛巾这类一次性卫生保健用品的认知度在增强,一次性商品的使用普及率也在提高。这就要求生产企业根据人们的多样性需求,在某一类原材料紧缺的情况下寻找多元化发展,进而寻找到销售热点。
量力而行
然而,面对这个增加出口的大好机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却审慎地表示:“已有前车之鉴,切勿重蹈覆辙。”他所说的前车之鉴,正是此前爆发的禽流感疫情。
当时,国内口罩企业大肆接单,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外采购商纷纷退货导致大量口罩积压,企业损失严重。而此时的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状况与当时的禽流感疫情如出一辙,大肆接单的风险不言而喻。
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王女士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疫情爆发以后,此前一直有生意往来的墨西哥、美国客户大幅增加了口罩入货量,部分客商落单数有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现在公司的库存已全部清空,如果不是熟客,就一概不接订单,因为已经无货可出。”
除此之外,如何取得货源成了企业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用于生产医用口罩的非织造布卷材的直接出口没有明显增长,但内销却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国内客户将其制成口罩成品后再出口。
深圳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张文远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他刚从美国接了一笔价值150万元的一次性口罩订单,“对方要现货,利润很丰厚。”可是打电话连问了多个医用纺织品生产厂家,得到的回复都是“原料已经断货了,最快也得等上一个月”。
对此,朱民儒表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小企业占到99%,企业获得大订单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但盲目接单然后四处寻觅货源其实蕴藏着很大的市场风险。流感疫情属于极其个别的突发性事件,企业接单应量力而行并密切关注后市风险。
■记者观察:“大钱”在哪里?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医用纺织品生产厂家常常是抢着去医院推销,为了竞争,经常是价格降到几乎没有利润。对此,医院的反馈却是,他们在医用纺织品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投入。这让记者很困惑,医用纺织品的“大钱”在哪里?又都被谁挣去了?
实际上,“医用纺织品”是纺织品中创新性最强的品种之一,它并不仅仅代表医用床单、绷带或手术衣,缝合线、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造关节等都属于医用纺织品的范畴。
目前,在国内生产的医用纺织品中,技术含量低的准纺织产品占绝大部分,而且多停留在原料加工阶段,无法形成科技竞争力。至于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造关节等“纺织品”几乎没有企业问津,“技术”成为横亘在企业和产品中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医院只花费“小钱”从国内企业手中买到一些低端的产品,而那些需要花费“大钱”的高端产品只能靠进口。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生、护士向记者介绍关于医用纺织品时,大多会提起尼普洛、贝朗、强生、美外、库克、巴德等外国品牌。强生医用纺织品在医院很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其产品涉及到生活和医疗用品的很多方面,更重要的是有着“放心”的核心技术水平。
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医用纺织品这一领域,科技投入巨大,同时也能创造可观的利润。我们期待中国的医用纺织品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研发,生产的高端产品逐步打开国内市场,把“大钱”留在国内。
(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