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生命化课堂中不断成长

2009-05-29商林荣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四边形例题教材

商林荣

在生命化课堂实施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构建生命化课堂带来的无穷魅力,我的教学理念、角色定位、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

教学模式的改革

生命化课堂是一节有效地生成性课堂,更多精彩片段是由学生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例如:在学习初三《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三课《根与系数的关系公式》一节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我说:“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比赛,看老师做得快还是同学们做得快。”同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例题:X22-5X+6=0,求X1+X2,x1·x2的值。预备开始后,我马上报出答案。这时有些同学感到惊讶,有的同学提出异议:“刚才这道题是老师自己出的。不公平。”我马上请一位同学来出题,学生出完题刚喊预备,我又马上报出答案,从而引起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冲突。此时同学们则开始寻找其中的规律,于是有的同学喊道:“我发现其中的规律了。”我请一名同学起来总结:“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随后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的规律进行练习。随后我又让学生求2x2-3x+1=O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学生异口同声回答x1+x2=3,x1·x2=3,此时我让学生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答案是错误的,引起学生的第二次认知冲突。学生开始对比前后两次练习题的特征,很快发现二次项系数的不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出现我预设的方程无解现象,我让学生求2x2-3x+3=0的两根和与两根积,目的是让学生在犯错和纠错中明晰真理,激起学生的第三次认知冲突。通过三次认知冲突,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测、归纳、验证的探究过程,并不断获得成功、失败、成功的体验,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我还采用了导学提纲授课形式,将原有的教材中彰显的探索方法、现成的结论隐现,让学生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去获取,去总结,去升华。导学提纲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三大类型。因课型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比如新授课可分为自学类和探究类导学提纲。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要让学生清楚导学目标,设计的提纲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提供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我则适时适当地点拨。

教学理念的改变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因此教师要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课堂中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展学习的外延。例如:教材中有道几何证明题:“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把这道题抛给学生,学生只是经历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的过程,并没有完全发挥此题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形状不断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四条边的中点顺次连接后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在学生猜想和证明过程之后,进而变式如下:原图形若是长方形则连接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若原图形是菱形呢?是正方形呢?学生得到正确结论后,还可以进一步提问:要是顺次连接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有哪些要求?如果要使所得四边形是正方形,又有什么新的要求?通过改变一道例题,使例题更具探索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同时给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生命化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教师的激情、个『生和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生命价值得到提升。生命课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最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当的学习方法等等,这都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都需要教师的教学视野不断拓展,知识品位不断提升。

有人说理想的课堂是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的课堂,这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才会放飞激情、张扬个性、展示魅力,从而使生命价值得以体现。

猜你喜欢

四边形例题教材
教材精读
四边形逆袭记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趣谈四边形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