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PEST分析

2009-05-29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5期
关键词:PEST分析东盟高等教育

宋 文 张 涛

[摘 要] 中国和东盟十国都存在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也将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宏观环境分析法(简称PEST),从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s)、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技术自然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和约束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获得吸引力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中国-东盟 广西 高等教育 区域性国际合作 PEST分析

21世纪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加强,为广西的经贸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给广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建立了更好的平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最终表现形式。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考察了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等诸多外部影响因素,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东盟背景下

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背景。首先,政治需要促成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其次,政治力量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动力,后者是外交政策投资的一种形式。再次,政治形势的变换影响着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相关的政治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亟需解决的全球化问题

放眼世界,人类面临着贫富加剧、局部战争、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单靠一个机构或某个国家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教育不仅成为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胜的工具,更要担负起发展美好世界的历史责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在建设一种更加团结一致的世界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而对于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日本政府为了提高本国高等教育质量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与美国签定了“日美科技合作项目计划”,就核聚变、太阳能转换、高核物理、宇宙空间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和开发。由此可见,正是人类面临的这些共同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合作进入国际化的新时期。[1]

2. 国际政治局势及我国的国际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这一报告指明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国和东盟国家同是发展中国家,拥有许多共同利益,双方都有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的愿望,以进一步密切双方政治关系。中国于2003年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包括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2] 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 我国的相关法规政策

本国及本地区的政策法规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发展最具直接影响力的政策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法规和政策。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即“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关于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规定进行了概述,这成为其他各项具体法律法规的指导性文件。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的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简要规定。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11条指出,要“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化留学工作制度改革,扩大国际间高层次学生、学者交流”、“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这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明了具体的方向。

4. 西部大开发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面积占全国71%、人口超过3.6亿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 西部大开发涵盖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西是享受国家政策最优惠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省区市中唯一的沿海沿江省区。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并把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个积极因素,以提升西部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广西高等教育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广西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使广西高等教育成为西部地区面向东盟的文化窗口。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组成,拥有1 4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南疆,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正好位于整个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给广西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在经济上对中国和东盟是互惠双赢的,在政治和安全上对双方也是有利的。由此,双边贸易不断增加,经济技术合作持续加强,双边政治与安全关系也随之发展,本地区的局势会更加稳定。[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给广西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创造了一个繁荣稳定的交流合作环境。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

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经济环境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经济成为发展主流,亚洲经济强劲增长等四个方面。根据近两年亚洲经济的良好表现,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亚洲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5] 2007年上半年,亚洲经济依然保持高增长活力。其中,中国和印度仍是拉动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国家,东南亚国家的表现也比较突出,中亚地区继续保持高增长。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8万亿美元,较1999年初增加了2.49万亿美元。[6]

1. 东盟国家经济的高增长

2007年,在强劲投资和需求的推动下,东盟国家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由于经常项目的顺差持续增长,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东盟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扩大。展望未来,有专家认为,东盟国家经济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虽然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整合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全球油价居高不下、各国物价普遍上涨、世界经济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看,积极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东盟国家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2. 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明确规定,教育服务属于34类服务贸易中的第5类。目前在WTO成员国中,已经有40个国家(包括中国)签订了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从发展趋势上看,教育服务贸易必然会大幅度扩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必将日益加强。中国加入WTO并促成教育服务产业的完善与发展,是吸引东盟国家来华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3. 国际教育合作的经济利益驱动

经济利益的刺激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最直接的驱动力。各国政府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进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出能够参与世界经济市场竞争的合格人才,更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谋求较好的国际关系,为国家带来直接和长远的经济利益。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政府计划到2012年吸引15万外国留学生,源源不断的留学生为新加坡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7] 2006年新加坡的国际学生人数已达到8.3万人。新加坡政府认为,如果新加坡能够招收2倍或3倍的国际学生,从而使新加坡国际学生的数量达到10万人或者15万人,新加坡的跨境教育就会拉动各方面经济的增长,商场、饭店和房屋租赁市场都会受益。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回国后将会扩展新加坡的国际网络。[8]

三、中国-东盟背景下

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

1. 中国与东盟的现代教育交流日益繁荣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教育领域方面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双方的教育行政主管官员和一些校长曾多次互访。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对语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出现了“东南亚语言热”,而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中国语言热”,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为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广西大学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共同组建了素攀孔子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也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联合创办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都旨在向东盟国家推广汉语教学。广西民族学院具有东南亚特色的非通用外语专业,已是全国四大非通用外语培训基地之一。这几年到中国特别是广西高校学汉语的东南亚留学生成倍增加。留学生被称为“文化使者”,他们往往将留学所在国的文化带回本国。因此,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互派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双方的社会文化关系将更加亲密。[9]

2. 搭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平台

广西与东南亚人文关系非常密切。首先,广西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有200多万华侨华人,其中大部分在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其次,广西的许多民族与中南半岛许多国家的民族有亲缘关系。以广西壮族为主的中国多个民族,如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与越南的岱依族、侬族、高栏族,老挝的主体民族龙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缅甸的掸族以及印度的阿洪人都是同根生的民族,他们共同的祖先都是古代百越民族中居住在今广西南宁、玉林以北一带的西欧人。

四、中国-东盟背景下

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技术自然环境

1. 广西与东盟的地理优势

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故此得名。它北接中国大陆,南望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与孟加拉、印度相毗邻,并连接三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中,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长约900公里,最窄处仅37公里,是东北亚经东南亚通往欧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线和必经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0] 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省区只有广西,它作为中国与东南亚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是沟通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板块最重要、最便捷的通道。

2. 东盟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研究与开发基础薄弱,科技开发投入不足,科技队伍规模有限,缺乏整体的科技竞争优势。在衡量各国科技竞争力的各种主要指标上,东盟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11] 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公布的创新能力指数(UNICI)①衡量,新加坡属于高创新能力国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属于中创新能力国家,越南、印尼属于低创新能力国家。②我国研究与开发(R&D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规模和强度占GDP的1.23%(居世界第25位),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而面对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我们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由于东盟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教育国际合作时可因国而异。面对科技竞争力水平高的国家,如新加坡,我们可以积极展开教育国际合作,学习引进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我们的科技竞争力水平;而面对科技竞争力水平低的国家,如越南、印尼,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网络教育等)的绝对优势渗透其教育市场,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并取得有利地位。

通过对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的PEST宏观环境分析可以发现,在政治上,全球和区域合作日益紧密,中国与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不仅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而且为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国际合作创造了一个繁荣稳定的合作环境;在经济上,东盟国家经济保持高增长,对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国际教育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已成为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最直接的驱动力;在社会文化上,广西与东南亚的信息、文化交流已有相当的基础,广西与东南亚的科技文化交流区位优势突出,基础扎实,前景看好;在科学技术上,我们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具有竞争优势,东盟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们要因国而异,使学习引进与积极渗透齐头并进。总之,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是一项长效措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情感文化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加深国际理解,培养东盟国家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愿意与中国交往、合作。?筝

参考文献:

[1] 严新平.国际高等教育及海外留学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8.

[2] 新华网,中国-东盟关系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7/20/content_4861242.htm.

[3] 新华网,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成就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01/content_ 7696298.htm.

[4][9][10] 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3,208,3.

[5][6] 王洛林,李向阳.世界经济黄皮书2008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5,69.

[7][8] 翼琳琳.新加坡跨境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37,38.

[11] 王勤.东盟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8.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

注:

① 创新能力指数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用以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由技术活动指数和人力资本指数构成。前者包括每百万人口研究开发人员数、每百万人口授予专利数和每百万人口科学出版物指标;后者包括识字率、中等教育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指标。

② UNCTAD(2005).World International Report 2005: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New York and Geneva,p.114.

猜你喜欢

PEST分析东盟高等教育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基于PEST分析的中国农业众筹发展研究
重庆职业教育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