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读史的时代结束了吗

2009-05-29白竹林

出版参考 2009年7期
关键词:读史易中天类图书

白竹林

易中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伟大的民族就应该具有历史感,我们中国就是个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来我们不曾中断过对历史的记录。‘全民读史,我想迟早会到来!”他说这段话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热”的时期。但据去年市场情况来看,学术文化类图书在2008年的表现乏善可陈,零售市场出现负增长趋势,许多出版机构开始感受到历史类图书不再热了。为什么曾被一些人吹捧为“全民读史”的时代只持续了短短几年就这样匆忙结束了?

毋庸置疑,历史类图书的日渐降温,是跟该类图书的质量分不开的。自讲史人从高深学府走入民间草根,学术界就有了 “通俗还是庸俗”的争论。许多人都认为,民间讲史者所掌握的资料和专业知识都不足以承担起“讲史”这一重任。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全民读史”时代只是一个口号,一些专业的历史类书籍仍旧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许多人读的“史”只是文字,并非历史本身所蕴涵的道理。

这种观点有对的地方,当然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非专业人士写史的确有不足之处,但这并非是致命的。当年明月就是明证。历史类图书的降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量文字、文风以及讲故事的套路相似的图书给读者造成了审美疲劳。一个普通读者初读历史,可能就是补习历史知识,但在长时间的补习之后,他自然希望能在故事之外得到一些深刻的东西,比如与某一段历史相关的政治、经济等辅助资料,如果不能满足他的这一要求,纯粹的“翻译”历史(文言变白话)注定会被市场和读者淘汰。

百家讲坛的学者钱文忠认为,何人写史与讲述方式的变化是不重要的,而接收终端的巨变才是最根本的动因,要适应当前读者的思维模式,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之所以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易中天在书中把人物漫画化了,符合了孩子们的接受方式和口味。文艺评论家朱大可有这样一段话可作为历史类图书将来的发展方向:“……通俗历史仅仅有趣是不够的。一方面是讲故事的能力,一方面是基于史料的深刻理解,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历史的阐释才能有效维系下去。”

直白一点而言就是,唯有把历史学家的深刻和非专业人士的善于讲故事结合起来,文史类图书才能卷土重来,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全民读史”时代。所以,“全民读史”的时代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没有开始。

猜你喜欢

读史易中天类图书
读史(外一首)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读史即悟
朋友当如是
朋友当如是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易中天《中华史》在争议中热销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