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2009-05-28沈晓霞
沈晓霞
【写作指导】
同学们作文习惯于平铺直叙,往往见头知尾,见始知终。这样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平淡乏味。《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往往就是平庸,平凡,也就引不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激不起人们思想的浪花,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和欣赏。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叙事作文,要尽量写出曲折变化,也就是要兴起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那么,怎样才才能使文章兴起波澜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悬念法
所谓“悬念”,是指读者对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表示关切的心情。因此,凡能增进这一关切心情的手段,均可产生“悬念”。倒叙,由于将“后果”提前,读者不知“前因”,又急于知道“前因”,关切的心情陡增,这无疑会产生“悬念”。但产生“悬念”的方法绝非仅止于此。一般地讲,它有三种情况:一是读者对将要发生的事件一点也不知道,急于弄清究竟。二是读者对所述的事件知道得比较粗略,但急于知道更多更详尽的细节。三是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虽然知之甚多,但更急于知道事件的结局。不论是哪一种“悬念”,不论是对所叙述的事件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或是只知其始,不知其末,读者最初都是“有所不知”,最后呢,都应到达“无所不知”的境界。从“有所不知”到“无所不知”,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失时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便能形成“波澜”。优秀的记叙性文体往往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叙述中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然后一一解决,形成“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的局面。中学生作文一般千把字,不可能设置太多的悬念,但是适当使用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应该提倡。因为这是加强叙述吸引力的极其有效的方法。
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就是一个很突出的设置悬念的例子。小说开头反复渲染了“我”家庭生活的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这句话,就成了悬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个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
二、抑扬法
抑扬,就是“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的简称。所谓“抑扬”就是作者明明要“扬”(即歌颂)某个人或某件事,却故意先“抑”(即贬斥)一番。反之,若要“抑”(即贬斥)某个或某件事,则先“扬”(即歌颂)一番。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抑扬”分两种,一种是“欲扬先抑”,另一种是“欲抑先扬”,前者更为常见。
例如杨朔先生的散文《荔枝蜜》就是这样经典性的文章。作者先从小时候自己被蜂螫,对蜜蜂的感情总是疙疙瘩瘩的入手,展示自己与描写对象之间的情感矛盾。然后,再由甜香的荔枝蜜过渡,转入对蜜蜂精神的赞美。文章一起一伏,让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了蜜蜂的精神和品质,进而赞扬了具有蜜蜂精神的勤劳的劳动人民。这种欲扬先抑的方法,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们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走完了阅读历程。
三、突转法
事件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波澜不惊地向前发展,读者的心态平和自然。突然峰回路转,石破天惊,故事的情节突转急下,逆向发展,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小说先写主人公玛蒂尔德对现实生活不满对豪华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一个意外的参加舞会的机会,让她有了在上层社会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展示自己,她从老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处借来了精美的项链,舞会上,她出尽了风头,快乐到了极点。可是乐极生悲,舞会之后,当她还陶醉在舞会的气氛中时,却吃惊地发现,那串“昂贵的项链”却不翼而飞了。遍寻不见,只好赔偿,十年艰辛的生活终于偿还了债务。当她在公园里再见佛来思节夫人,自豪地说出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时才得知,那串项链才值五百法郎。十年艰辛,只值五百法郎,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呀!小说结尾情节突转,引人深思,那虚荣的危害,一目了然,而读者却在这突转之中,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更是运用这种技巧的巨匠,选入初高中课本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都使用了这种方法。
四、误会法
造成误会,抓住读者的心理,让读者在顿悟中,感受作文的中心,领会其中的奥妙,增强文章的戏剧性,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相声中的抖包袱。且请看《“开窍”》(2004年第14期《微型小说选刊》):谈局长三个月外出学习回来,一向不开窍的秘书王康就给了他一个内装二千元现金的信封,谈局长误以为王康开了窍,送大礼想升官。这时,自己忠诚的部下刘主任也来提议,提拔王康为副科长,王局长便答应了。谁知那二千元现金,却是谈局长的年终补助,得知实情气愤的谈局长在第二天会议上,一口否决了提拔王康的议案,可他哪里知道,此时的王康即将成为他的乘龙快婿。故事一“错”再“错”,一波三折,迭宕起伏,谈笑之中,暴露了官场的种种顽疾,也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全文。
当然,要想写出文章的波澜,绝不仅仅就是这几种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也有许多是交叉的,并未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我们平常在读文章时,善于发现,多做总结,就一定能掌握叙事文章兴起波澜的方法技巧,让文章生出无限的光彩。
【例文评析】
郝局长
林如求
有这么一个局长,因为姓郝,按惯例大家就叫他郝局长。郝局长的工作一贯顶呱呱,没得说。就说他的敬业精神吧,部下都说他是个“连一分钟也不肯放松的主儿”。嘿,说来还真有那么一回事儿。
有一次,他到外边开会回来,进了办公室,局里一个人影儿也没有,都下班走了。他抬腕看看表,还差整整一分钟!太不像话了。第二天一上班,他就来了个小整风,说:“昨天怎么提早下班了?如今才5天工作制,一星期都少上两天班了,怎么还要提前下班?这还算搞‘四化?”部下们一个个诅咒发誓,说:“没有的事,我们每天都是正点下班,昨天也是6点整才关的门,1分钟都不少。”局长当然不信邪,彼此就这么顶起牛来了。后来还是一个小年轻把那该死的症结找了出来,原来是办公室的那架挂钟走快了2分钟。局长说:“别以为2分钟没什么,1分钟就不得了!没听说过吧,第一汽车制造厂只要1分钟就可以生产一部汽车……”一位上了点年纪的老大嫂不服气,反正她也快退休了,不怕得罪领导,就顶撞说:“下班虽然早了2分钟,可我们上班也是凭办公室的钟,也提早了2分钟呀!从工时来说,1分钟也没少,没白拿国家1分钱!”局长说:“不行!宁可晚2分钟下班,也不能提前1分钟下班。是我当局长,我就1分钟也容不得马虎!”
这个县最大的问题是环保问题,曾被市里点名批评了好几次。郝局长理所当然地就被派到了环保局当了局长。郝局长发扬“1分钟也不马虎”的精神,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市里的领导都惊动了。市里的一个分管书记就带了人下来检查环保工作。
书记的车子呼噜一下就滚到了县城。只见大大小小的环保标语、宣传栏满街都是,而且新旧不一,不像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做门面的样子。还有好几个单位设立了专门的窗口,向过路人免费赠阅环保报刊。这些报刊一律用一种浅绿色的纸印制,特别精美,让人一看就觉得回归到了大自然一样,的确是一种名符其实的环保用纸。郝局长顺手抽了几份报刊,恭恭敬敬地递给书记,洋洋得意地喷着白沫说:“各种环保报刊,我们县是每个单位、每户家庭都有好几套。全县人民的环保意识可说是空前绝后地加强了……”这种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势头,书记当然挺满意的。
书记信马由缰往那街边街角随便走,他的作风历来很细致。可书记越走却越皱紧了眉头。为啥?因为这些地方的脏、乱、差不但没有丝毫改善,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了。书记的脸色也就跟着难看下来。郝局长当然是一个明察秋毫的人,一下就读出了书记脸上的不满来。他摊摊手说:“没法子,我们的经费太少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增加投入。不增加投入,我们县的环保工作就无法再上一个新台阶……”其实,书记心里早有底,年初他就批过一笔10万元的巨款,是专门用于购置垃圾桶之类的环保设备的,怎么不见着落?不过书记此刻却懒得去点破它。
他们一伙就这么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就走出城区,来到了清水河边。这是书记每回下到这个县时所必到之处。因为他喜欢这一带山明水秀,高兴在这里呼吸一下饱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他兴冲冲地往河里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半年前,这还是一条清亮亮的绿水河,如今怎么变成一条黄水河、黑水河了?水边的青草褐糊糊的,河滩上的菜地也不见,水面上偶尔还漂着几只白肚朝天的死鱼。书记气起来,厉声质问:“这是谁造的孽?是谁造的?”郝局长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地说:“那是因为上游新盖了一座造纸厂的缘故。”书记说:“这是个大污染源,为什么不责令它关掉?”郝局长连连摇手:“不、不,那可不行,它是生产专门纸张的。”书记说:“什么专门纸张?总不会是印刷钞票用的吧?”郝局长踮起脚跟,凑近书记的耳朵,用手掌掩住半边嘴,说得很小声,但吐字十分清晰:“就是印刷咱们环保书报用的那种绿色纸呀!”
(选自《百花园》1997年第6期)
评析:这篇作品采用了“欲抑先扬式”的手法,层层递进,“扬”得充分,后面的“抑”,抑得极致。作品开门见山概述赫局长的工作“一贯顶呱呱,没得说。”“他是一个连一分钟也不放松的主儿。”这是用概述的方式说他的敬业精神。这些概括的材料讲完之后,就再用具体叙述的方式叙述了一次他到外开会回来还差两分钟,见局里一个人也没有,就立刻进行整顿、教育部下“一分钟也容不得马虎!”这样通过概括叙述、具体叙述,就把“扬”这一部分渲染足了,用一个“委以重任,把他派到责任重大的县环保局抓环保”的材料,把一个“好干部”的真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抑得极致。“先扬后抑”把一个人物的表面言行和人物形象写活了,因为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在叙述结局时,通过“就是印刷咱们环保书报用的那种绿色纸”这句话,把赫局长这样一个表里不一的“好干部”形象立体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一把炒米
炊事班的老班长和一个大个子战士,还有一个小个子战士,有一次作战中没有突围出去,与队伍失去联系,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叫苇子沟的山上。
已经是第7天了。
这7天,三个人是靠吃野菜啃树皮活过来的。
此时,三个人都很无力地靠在一棵粗壮的老榆树上,三个人的目光都很贪婪地望着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望着那一把炒米,老班长的喉结蠕动了几下,小个子战士艰难地咽下了唾沫,大个子战士的那张嘴很大地张着......
谁也没有敢动那一把炒米,老班长有话,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许动。这句话是昨天夜里老班长端着枪说的。
昨天夜里,老班长刚刚眯瞪,就被一阵撕扯声惊醒。老班长睁眼一看,见是大个子战士与小个子战士争夺米袋里的那一把炒米。
老班长愤怒地抓过枪,拉上枪栓骂道:“都给我住手!这点米不到关键时刻谁也不能动,谁动我就崩了谁!”
第8天的夜里,夜色漆染一样的黑,老班长拿过那个米袋,走到大个子战士面前,说:“你赶快把这把米嚼下去,趁今晚儿没月亮,天黑突出去。我们在北面打枪把敌人吸引过来,你就在南面突。突出去找到队伍来救我们。”
大个子战士激动地接过米袋,稍迟疑一下就把米抓到嘴边。这时,小个子战士却一把夺过米袋,对老班长说:“还是叫我吃吧!我个子小,突围灵巧。”
老班长被小个子战士的突然举动激怒了,他夺过米袋,一拳就打在小个子的鼻子上,骂道:“混帐小子,灵巧个屁,个子顶不住枪杆高!”
小个子战士就不再言语,就流着泪抹着鼻内流出的殷红的血。
大个子战士狼吞虎咽地把那把米嚼了进去。
突围开始。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在北面山坡上的一阵枪声把敌人吸引了过来。
突围出去的大个子战士,回望着苇子沟的北山时,那里的枪声正一阵紧似一阵……
几天以后,大个子战士带着队伍来营救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时,却在苇子沟的北山坡上,发现了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布满了弹孔的尸体。
大个子战士痛悔地仰天长哭。之后,就和其他战士一起,把老班长和小个子战士的尸体掩埋在苇子沟的北山上。
几十年过后,一位大个子将军来到苇子沟,在苇子沟的北山上,立下一块墓碑,上写:“革命烈士刘东生父子之墓。”
评析:假如一开始就点明老班长与那个小个战士是父子,文章就会黯然无色,也无法收到使读者震惊的艺术效果。诚然,“包袱”的铺垫与构成一定要入情入理。这里的铺垫是,他们被困在山上已经七天,惟一能活下去的就是一把炒米,大个子与小个子曾经争夺,老班长要留着这把炒米让大个子吃下去突围;大个子与小个子双争突围的任务,为的还是想吃到炒米,但老班长认定小个子“个子顶不住枪杆高”,不能指望他能突围出去,把炒米给了大个子;大个子突围成功,老班长与小个子壮烈牺牲。文章最后才将“包袱”抖开,情节突转,他们原是一双父子!老班长的形象于是跃然纸上,蓦然高大,悲壮感人。
【跟踪训练】
题目:风波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2)力求有曲折的情节。(3)不少于800字。
提示: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我们写文章时经常用它来称呼那些纠扯不清或变化多端的事件。这类事情有三类:(1)意外偶然事件。自己本以为没有事由于一点失误或误会或不满引起别人不满。(2)矛盾冲突事件。一件小事双方发生矛盾,影响极大,引起轩然大波。(3)惊险新奇事件。由于人们猎奇的心理,一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往往会引起人们轰动,也是风波。根据风波的产生及类型,我们在选材时,力求能给人惊喜,要么平中出奇;在情节处理时要设置矛盾,造成悬念,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用词选语力求能达到暗示或铺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