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2009-05-28刘宝团
刘宝团
事实上,在高中学习阶段,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不可能拿出一种非常具体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每个学科,适合于每个学生。所以这里我只强调一下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至于每个学科的学习方法,我建议我们的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听一下我们每位任课老师讲的好了。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原则”和“策略”问题。原则性的东西是必须坚持的,学习上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你不好好学习,不认真读书,是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好好学习呢?是不是我刻苦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不浪费一分一秒,就做到了好好学习了呢?当然不是,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技能问题。策略科学、方法得当、技能提高,学习上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高中阶段整体的学习策略,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用“心”学习
我强调用“心”学习,我认为作为高中生应有“三心”,即信心、恒心、专心。
我觉得首先应和大家谈一下信心问题。我想大家都问一下自己,你对自己学习的将来有信心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坚决而肯定的,那么我想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你对自己仍然没有多大的信心,或者根本就没有信心,那么你就必须调整一下你自己的心态。从树立信心开始,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无论我们现在的情况怎样,也无论我们是谁,只要我们去奋斗,踏踏实实去努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有人认为,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方面的挑战。可以这样说,世界冠军队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但一定是自信心最强的。同样,对学习来说,也是如此。
恒心,即持之以恒,从高一到高三,一鼓作气。不能总认为还有时间,总认为还没有到高考,就总是原谅自己、放任自己,总是不能认真、及时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苏轼把三个人领到山涧的旁边,对他们说,你们三个谁能跳过山涧,我就承认谁的胆子大。苏轼的一句话激活了三个人当中胆量最大的一个人,他跳过了山涧,苏轼伸出拇指,赞美他说,你是胆量最大的人。这时候苏轼拿出一块金子,对另外那两个人说,你们两个谁能跳过这个山涧,我就给谁这块金子。第二个胆大的人跳过了山涧,他得到了那块金子。最胆小的人不为金子所动,还是没跳。这时候出现了一只狮子,向他扑去。他发现自己的生命要结束了,就赶紧起跳,结果比前两个人跳的都远。这三个人都跳过了山涧,但是使他们起跳的动机不同。第一个为名,第二个为利,第三个为了保命。这三个人的收益也不一样,前两者一个得到了赞美,一个得到了金子,而最后一个人虽然跳得最远,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有激情,非等要命的时候才起跳,是不明智的。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在学习上,不要等到高考来临的时候才努力,那么,结果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
专心,即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要专心地对待我们学习中的每一个过程。高中阶段应尽力做到杜绝“三闲”——闲思、闲事、闲说。要做到不利于学习的想法尽量不想,不利于学习的事尽量不做,不利于学习的话尽量不说。这么多年的教学,我发现,会学习的多数都是上课专心听讲、课下专心完成作业的同学。不专心听老师讲课,不专心完成作业的同学一般不会有好的学习效率。比如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老师讲的这块知识好懂,或者觉得我这科有优势,或者由于这个科目不是主要科目等就不去专心听讲了。有的上课去看别的书了,做别的学科的作业了,或者干脆就不听而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了。这些同学的主观意图多数是想不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殊不知,这正好适得其反。有的科目教材内容你可能看懂了,但并不是所有知识你都能看懂;某个科目你可能有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你都有优势。没有看懂、没有优势的这些内容课下你可能要用成倍的时间去学习、去请教。事实上,只有我们专心地对待我们学习中的每一个过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反而节省时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然后选择性的记笔记,其实就是对知识点的一次理解和记忆,下次理解和记忆时由于大脑里已经有了印象,理解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先行动起来(兼谈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不少高中生有这样一种习惯,不是去鼓励自己,反而总是不断的打击自己。他们总是习惯于给自己列出一大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却未能按时完成或完成的不好;总是给自己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却未能按原定的计划执行,或者仅仅是三分钟热度,过了一段时间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总是给自己制定很高的学习目标,而按自身的能力却难以达到,或者根本就不可能达到;接下来就开始不断的埋怨自己:我为什么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这还考什么大学,我怎么总是这样……于是目标和计划反复的制定,反复的修改,心里总是掂记和思考着这些问题,对自己不断产生埋怨和失望之情,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整天处在急躁和茫然之中。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心理学上的“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而以前的每次表演中,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事情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们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心态启示我们,凡事要有目标有计划,但不能总是想着目标和计划,并且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应符合实际,要切实可行,要适度。学习上应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学习、去发现、去完善,没有行动,再好的目标和计划也会落空。大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确定之后,每天的计划就应根据每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和完成。时间多就多做一点,时间少就少做一点,尽量要根据老师的整体安排,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之后再去完成自己的计划。每天确定的任务不能太多,一般情况下就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做到的。这样每天都基本上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你会每天感到“今天学习得还不错”。这样自己鼓励自己,自信心也会逐步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也会逐步积累和提高的。
我很信奉这句话: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而我们学习其实就是很简单很平凡的事情,自己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自己给自己增添烦恼,不要自己给自己降低信心。记住,从高一开始,我每天把我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应该完成的作业完成,应该记住的东西记住,这就够了。退一步讲,即使当天没有做好,当天没有完成,当天没有记住,也没什么,争取第二天做好、完成、记住,也算是成功了。当然我这里的意思不是让大家总是自己原谅自己。总之,在学习上要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
三、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放开眼界。
现行的高考,越来越重视的是对高中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也不是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应在完成学习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涉猎一些与高中课本内容有关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也为适应将来的高考打下基础。当然我并不是主张大家课余时间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我主张多读书,但我更主张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主张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一定不能把知识学窄了、学死了,要把知识学宽了、学活了。课余时间可以看一看电视、报纸、杂志,看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书籍。如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了解关心一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看一些名家散文和小说,记一些名句和诗词等。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拓展教材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我相信,让智力差不多的两个人参加高考,一定是那个眼界开阔、知识面宽的人考的更好。因为一个知识面宽的人一定是一个更加聪明的人,一定是一个更能适应各种变化的人。
以上是我多年从事高中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主要是从我教学的角度给学生们提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