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

2009-05-28牛继平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师德课堂工作

牛继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我们中专学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教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修养,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言行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且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教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仅仅是讲几节课,而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修养,不断检查自己,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之楷模,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永远具有崇高的威望,才能具有教育的力量,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认真对待工作,这也是具有良好师德的表现之一。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亲人,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笔者在当班主任时,对每位学生都认真负责,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即使同时管理两个班,批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都认真批改。这样做虽然辛苦,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改进、解决。学生见教师如此认真,和蔼可亲,自然也会“亲其师,信其道”,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这样就获得更好的教学及管理效果。

再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正常的一节课是50分钟,一次课是两节100分钟,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教师的授课要向100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在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水。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使所教学科常教常新,保持旺盛生机,让教学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对高中起点的学生授课时,学生基础不同,对同一门专业课程,有的学生在读中专非学历教育时学过,有的没学过,还有的学过一点,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向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

最后,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亦不能有丝毫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要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需要每个教师的努力,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在教育过程中以自身的崇高品德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敬业精神以及公正、诚信的优秀品质影响青少年成长。[e]

(河南省卫生学校 455000)

猜你喜欢

师德课堂工作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不工作,爽飞了?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选工作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