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 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

2009-05-28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课组员探究

刘 绮

时下,新课程理念已被绝大部分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但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表面,阅读课上有些做法只是形式、走过场。这势必大大削弱了阅读课的功能,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下面,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谈谈实践中的做法。

一、自主——让学生主动学习,养成习惯,受益终身

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应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力求将“引导预习,养成习惯”,作为主要目标来落实。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的预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伊始,需要教师反复、耐心地给予正确指导。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没有教师的引领是不行的。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查字典,可以让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查找生字、理解新词;查阅资料可以了解一些与文章内容有潜在联系的而书本又没有直接反映的内容。

放声朗读入情入境。“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在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放声朗读。“入境始为亲”,用自己的朗读,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初步感受文章的内涵;“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以批注的形式适时写下来,对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留下印记。

二、合作——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人”

1.合作素材的质量要高

教师要竭力去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加以小结、整合。从学生预习产生的困惑中精心选择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供学生合作解决。那些表层的问题,那些可以通过以读代讲的内容,再让学生去合作,去解决,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合作的分配要科学

在合作小组构建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组员的基础上,尽量使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平均值”差不多。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除了要求组员加以帮助外,教师也要给予及时指导。

3.合作的时间要充足

合作学习不能变成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品味、思考、组内交流。在合作中,在教师的引导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必要求每组都以相同的模式去合作。

4.教师的引导要细致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应是积极的引导者。首先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看”,看每个学生是否都积极主动地在合作、在交流,看是否有学生存在与组员合作上的差异。其次是“听”,听学生在合作中交流的问题是否和主题偏离,是否有带有“个性化思考”的问题出现。还要“帮”,帮助在合作中遇到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小组合作当中。

三、探究——迸发创造性的火花

1.强化朗读,以谈促悟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发现文本背后的内容。通过朗读,悉心猜摩文章的内涵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江南春》一诗的教学,教师先指导学生将诗读懂读顺,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理解诗意,再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诗人通过对寺庙兴衰的描写,寄托了对历史更替的感叹,隐隐透出一种对国家兴亡的忧患。那诗中又是通过哪些重点词语表达出这种思想热情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提升了探究的价值,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感情,再从思想感情回到语言文字。

2.注重评价,激励增趣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每一个学生以评价。评价以表扬、肯定为前提。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合作小组成员获得成就感,提高进一步合作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要肯定学生有创造性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三者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阅读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只要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就一定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e]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223200)

猜你喜欢

阅读课组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组落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成长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