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2009-05-28刘同萍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法导学学案

刘同萍

化学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课堂学案,是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为操作材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案。高中化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编写和运用好导学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

1.学案要以导学为目的

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自学的方案,编写学案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作为导学的载体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学案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主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在一般的参考书中是没有的,而学案正好可以突出这一优势。

2.学案要有引导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在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要求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铺设跳板,作必要的提示,这样才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

3.学案要有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学案所要突出的重点,是学案“导学、诱思”最显著的特色。学法设计要以知识点为载体,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特点、知识水平、智力以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以知识为载体的学法,从而把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化学知识的特点,而且要研究学习具体类型的知识所应采用的最佳学习方法,并通过学案把这种学习方法展现出来。通过学案的启发和教师的引导,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4.学案要灵活多样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学案设计要有艺术性

学案导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同时,在整体的学案设计及习题的选择上要富有艺术性。特别是习题的选择关系到能否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内容,把学生从庞杂的题海中解放出来,通过见识典型例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这一环节在学案中占较大的篇幅,如果练习的编写、设计没有艺术性、没有新意、没有时代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辅导作用,所以课堂练习的选择,针对性要强,学案中的习题设计要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为了学生做更少的题、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化学“学案导学”的具体操作与实施

1.用于指导学生预习

将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能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重点,并知晓自己存在的疑点。这样,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提高学习效率。

2.用于课堂导学

(1)用学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逐一释疑。

(2)用学案理解基本知识和学习重点。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

(3)用学案培养学生化学技能。实验和练习是形成化学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教师在课前要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预习阅读课文,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在听课时目标就更为明确,效果当然就好。

3.用学案组织复习

在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学生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练习、评析问题等,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促进智能的转化,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用学案做好课后反馈

教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要求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在下一节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三、化学导学案运用要处理好的关系

1.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

“学案导学”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学。要处理好学生学和教师导的关系,做到在学生学习时有引导。

2.处理好“学”和“教”的关系

学生的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为课堂的精讲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合理安排“学”“教”“练”的环节,教师讲授的时间要适度,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点和面的关系也就是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可否认,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差异性。因而,在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小组,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整体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更要有意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e]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222023)

猜你喜欢

学法导学学案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