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气氛 搞好化学教学
2009-05-28严清
严 清
创新教育认为,“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产生于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产生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浸沉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由此可见,创新是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发生的一种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宽松、活跃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具有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威信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应把自己看成发指令、提要求、检查执行结果的监督者,而应看作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气氛的重要变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
三、兴趣是调节课堂气氛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欧洲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杜威则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我们提出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应该出自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则来自于学生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如学生生平第一节化学课看到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转眼间银白色金属变成白色粉末,可谓引人入胜;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引起学生团团疑问:“碳酸氢铵怎么没了?跑到哪里去了?”从而触发思维的遐想。高中所做的“喷泉实验”、“空杯生烟”、“滤纸自燃”、“黑色面包”等等,都可以说美不胜收。因此,化学教学中恰
当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考,使其产生动力,主动探索。
四、激励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引发剂
要进一步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乐学”取代“苦学”,教师还必须创设更多,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题目,在讲课中穿插,或者在讲课结束后出示,让学生积极曲思考,回答。倘若学生答错了,教师注意提示点拨,让其明白所以然;倘若学生答对了,教师则当众予以表扬。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民主的氛围里,思维相当地活跃,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诱发效果。例如在“离子化合物”的教学中,由氯和钠反应实验提出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实验的剧烈反应及鲜明的现象,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实验反应原理的欲望及兴趣。充分发挥诱导功能,激发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激励是活跃课堂课堂气氛的引发剂。
五、机敏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措施
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在课堂上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必须贯彻教学原则,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
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家庭、
人际等都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外来的心理应激源,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从而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心理失常与行为失态,面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教师要保持镇定、冷静、理智、大度、豁达和宽容,要泰然处之。
总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进而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江西省鄱阳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资料:
1.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4
2.钱焕琦、刘云林 当代教育伦理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