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煤炭企业中农民工素质等
2009-05-27宗义廷等
宗义廷等
1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益形式,是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在确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劳动获取信息上的不对等,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管理者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实现以劳动合同来规范劳动关系,推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农民工出来打工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回家,在一个地方做工能够实现付出与回报协调、合理时,民工们就愿意长期留下来干,煤矿生产是“苦、累、脏、险”的工作,所以,煤矿企业的劳动报酬应该充分考虑到煤矿企业的艰苦因素以及安全风险系数高等因素,在做好规范透明的工资分配的同时,还应该实现合理的回报。
3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平衡的问题,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安全保护意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企业要坚持做好长期化的培训工作,要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长期化的培训计划,把培训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培训与考核相结合。首先,编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煤矿工人安全培训教材,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其次,职业技能培训任重而道远,要作好生产技能的强化训练工作,帮助农民工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技能水平。
4进一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工建立各种保险,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缺失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问题历来都是引发劳资矛盾,导致劳动争议的焦点所在,在社会保险方面-农民工一直被视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尽管国家对属于高危行业的煤矿企业实行了强制性的工伤保险,但农民工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的覆盖面很低,很难有效地保障农民工利益。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农民工自身的迫切需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是体现效率与公平的需要。煤矿行业做为农民相对集中的高危行业,为有效地分散农民工的职业风险,保障农民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及患病、失业等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与补偿,为农民工建立各项社会保险,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更显得尤为重要。
新林区2008年夏季气候特点
贺丽娟刘立岩
一、引言
新林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冬寒夏暖,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气候四季差异大。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林区2008年夏季气温偏高,降水稍少。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也有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损失。
二、温度特征
2008年新林区夏季平均气温为17.7℃,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6℃。其中6月份平均气温18.0℃。比历年同期偏高2.8℃;7月份平均气温19.5℃,比历年同期偏高1.5℃;8月份平均气温15.7℃,比历年同期偏高0.5℃。通过各月平均气温距平值可以看出,气温偏高主要是在初夏6月份,距平值达到2.8℃的高值。夏末8月份气温偏高幅度较小,距平值仅为0.5℃。夏季气温偏高有适合林木的生长,对林业生产较为有利。
三、降水与日照特征
2008年新林区夏季总降水量为345.9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7.2毫米。前期6月份降水少,7、8月份降水偏多,使得整个夏季降水与历年接近。
2008年新林区夏季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整个夏季日照时数仅为历年平均值的54.3%,这与夏季降水、天空云量、人类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
四、灾害性天气分析
新林区2008年夏季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雷电、冰雹等,其中7月5日24小时降水量为80.6毫米,达到暴雨标准化。7月4-6日整个过程降水量为92.4毫米。7月11-13日新林区还出现了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过程降水量66.6毫米,达到了大一暴雨程度。另外,6月27日、8月4日两次冰雹天气,冰雹最大直径都达5毫米。另外,7月初和8月上中旬的阶段性低温也对作物的生长不利。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给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因此,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强度、落区以及影响的时空范围已经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关键。
五、小结
2008年夏季新林区气候条件与历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明显偏少。对作物生长以及林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今年秋霜较晚,加之全年日照时数偏多,作物基本上“自老山”,所以对农林业生产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