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教育:焕发教师生命新活力

2009-05-27高江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题教学研究资源

高江海

广大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令课堂异彩纷呈,亮点频出,师生间通过互动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深入研究,进而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其教学研究的热情前所未有。可以肯定地说,继续教育是教育发展、教师成长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当改革开放大潮兴起之后,一度出现了教师对商品经济的膜拜,不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维持生计的职业且收入微薄,于是有的教师便“转行”“跳槽”,即使是在职人员也心怀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读书者有之,不钻研业务者有之,不认真教书者有之,有的甚至将教书当成一种副业,依仗着在师范学习的那点知识来执鞭教坛,并幻想受益终生。曾有教师这样说:读书有什么用?我10年不读一本书,分文也不少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教师处在阅读的“荒凉区”,甚至有的校长数年不曾对图书馆投资分文,有的甚至将经常阅读书报的教师视为“异类”“神经不正常”,年终考评也从没有把教师阅读作为考查项目。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教师持久性阅读可以获取丰厚的教育营养。事实上,教师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必然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更不可能造就高素质的新一代。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课本作为教学“例子”摆在我们面前时,不少教师感到自己用在学校所学来驾驭内容丰富、容量极大的教材时,真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再不读书学习就无法胜任教师工作,随时就有掉队的危险。紧迫感和使命感迫使教师必须加大阅读量,必须博览群书。

为督促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我市教师进修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不少于20小时,每周阅读量不少于300页,每学期的阅读在20本书左右。其内容包括,中外教育理论书籍不少于3本,小说散文类书不少于10本,师德类不少于2本,教学辅导类书不少于5本,且要求教师每人必须持久性阅读一份教育类报纸,每天晚7点定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于教师的阅读情况,要采取以学区为大单位、各学校为独立小组,每周安排两次阅读交流时间,交流内容为:阅读篇目、阅读量、阅读感受等。

该活动开展四年来,我市教师表现出空前的读书热情。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苦读。验收结果表明,有98%的教师能顺利完成阅读计划。大家文化底蕴厚了。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了,学生学习热情也高了,教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给课堂注活力

真正的课堂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没有对话的课堂只能是死气沉沉。为课堂注入活力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必要的环节,实现教学的高效。

1还课堂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宰着课堂,一切围绕着教师转动,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应试的机器,他们大学毕业后,一接触社会便成了社会中的“陌生人”,孤立于“众人”之外,其自立能力可想而知。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国民,要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大批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的产生,则必须通过教师获得学历后的继续教育来完成。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有生动的课堂,才能将课堂完美地还给学生。当我们把课堂的90%甚至更多的时间给了学生时,让他们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就会发现学生是凌空的飞雁,展翅的大鹏。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思考、总结、发现、创新,给他们以舞台,让他们去自由地发展,张扬个性。这样,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

当我们将课本内容作为教学范例来进行教学时,诸多的课程资源就需要学生去开发挖掘。教学中,我们设法培养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本领,让他们亲手去“采摘”,亲口去“品尝”。我们知道,课程资源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俯首皆是,仰观可现。它包括:有形资源(教材、教具)、无形资源、条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我们率先引导学生考虑身边的课程资源。我们的理念是,教教材不如用教材,批判教材不如建设教材。这里,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家长的职业背景都是值得借鉴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中,我感到浩淼无边的语文海洋,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①资源在“意外”中。语文课上,学生擦黑板的训练,我们可以将其演变为劳动技术课。②资源在“误点”中。讲《赤壁之战》,“帆船”和“船帆”两个词语顺序一颠倒,含义却大不相同。③资源在“交锋”中。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争论,明辨是非,实现见解的统一。④资源在“习以为常”中。我们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万千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获得信息,从中受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深入挖掘,一定能够铸就学科知识的广厦。

3为学生学习搭建“支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人员,不是长官。为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现代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师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保障,甘当人梯,乐于付出。新世纪以来,我市中小学教师以一个全新的教育风貌展示在教学的大舞台。他们把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对接起来,实现家庭与学校的齐抓共管,将后勤服务上档升位,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教学上,坚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消化得了”的教学理念,尤其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我们为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让他们展示才华,体验成功。中等学生学有表率,向标杆看齐。对于学困生,则采取教师辅导、学生帮扶、小组互助等方式促其进步。这样,教师就承担着“铺路石”的角色,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鼓劲、加油。

教研进发热情

几年来,我市教师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认识到了教学研究的价值,学会了教学研究的本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研究气氛。

人人撰写教研论文。能不能发现问题,对教学有没有反思,能不能把一个个问题连接起来,是检验教师能否进行教学研究的试金石。有名望的教师都是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魏书生、于漪无一不是从搞教研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我市教师从自己教学实际出发,围绕备课、讲课、辅导、评价等,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大家就一个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一个小小

的疑惑、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付诸文字,进行描述、记录。大家以教学研究为乐,有的甚至挑灯夜读,崇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成为他们教学研究的动力。我市教师坚持一月写一篇有价值教学论文,仅去年就有200篇文章见诸报刊,其中一名教师发表12篇。

校校都有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有了研究的课题,就意味着学校所有教师都有可思考的共性问题。课题研究是学校整体素质的标志,它可以标识教师的素质,也可以看出学校成员问的团结。现在我市各中小学校,至少有1个立项课题,人人都是研究者。研究中遇到问题,大家会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我现在正主持一个干训课题,我们学校有8名老师参加。研究之初,我信心不足,以为大家不能自觉进行研究。事实出乎预料,同伴热情很高。校长培训开班,课题组成员主动到班里发放问卷,做调研,召开小组会议,搜集资料,有时星期天也不休息。每星期三下午是课题组活动时间,大家轮流搞讲座,一讲3个小时,课后又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坚持了一年多,大家一致认为学到了不少知识。此项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这样,一个又一个课题研究,一年接一年的教学实验,会使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必定给学校的发展增添后劲。还有我市的第三小学,多少年来,一直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学校,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一年小变,两年再变,三年大变,已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具有现代教学设施,具有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现代化学校。

校际之间广泛交流。几年来,我们采取教学观摩、问题讨论、教学竞赛、学生联谊、师资共享等形式进行校际之间的广泛交流。教育局出面,要求相邻的两个学区组成交流的固定小组。(1)每学期要组织大规模的教师观摩听课活动,从幼儿班到初三的各科任教师都要展才艺、显身手,把自己的风采展现出来,让大家品评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特长。(2)两个学区间的相同年级教师要有同样的教学进度,每月最后一周选定时间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3)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命题,两个学区要一致,考试之后,交换试卷评判,找出教学中的问题。(4)每逢重大节日,两个学区要选出一两个年级进行联谊活动,譬如春游、秋天登高、春节联欢等,这样就可以促使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学生取长补短。(5)两个学区之间的师资可以共享,诸如音体美、微机教师相对紧缺,则可以采取互换形式进行互补。

猜你喜欢

课题教学研究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资源回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