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5-27何自平
何自平
化学是一门宏观现象后面隐藏着微观奥秘的自然科学,微观抽象性是它的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化,原子重新组合,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视等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的表现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为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机会。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辅助化学教学具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素材资源库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准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选取适合的教学软件来制作课件,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主动性强,知识接受快,教学效果好。①创设情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生活、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化学现象和本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一课中播放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和一些贫困农村用明矾净水的录像,能激发学生探究净水方法的热情;在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中播放形声兼备的录像片,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沉浸在奇妙的化学世界中,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②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若用电脑模拟,往往能取得好效果。例如,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中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电脑设计FLASH动画模拟,可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分离、组合、聚集,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③模拟实验。对有毒害、危险物质出现的实验进行模拟,可以避免这些物质对师生身体的伤害,减少实验仪器和药品消耗,还可以对实验仪器仿真和某些实验过程仿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原理,尤其对综合实验的仿真,能将学生由不可视的机械操作,带入主动介入的情境。
3、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探究学习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等。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分成五个小组,每一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最关心的水污染或节水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参与、探索、讨论、交流、表述、汇报的过程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并自主建构了知识。
为了充分、合理地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教学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1、把握好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不是教学的决定因素。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例如,课程标准就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教学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所以化学实验不能完全用电脑来代替。
2、把握好容量和质量的关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是,过多的教学容量会减少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学生消化不了所学的知识,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确定适当的教学容量,以利于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