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学科知识的整合
2009-05-27徐超强
徐超强
历史是一门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文学、音乐、绘画等等。而每一个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面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历史学科时,不能只是讲述过去所发生的事,从而把它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而应该如新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那样: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
一、构建联系的知识体系
正如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样,历史与其他学科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历史涉及文学艺术等各领域,而各学科也无法割裂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注重学科整合,有利于构建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授唐代开元盛世时,笔者先向学生出示了杜甫《忆昔》一诗全文,让学生通过朗诵诗句,从中感悟到开元年间盛世繁华的景象。再如,讲到抗日战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保卫黄河》,让学生从激昂的旋律和唱词中感受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保卫祖国的气魄。通过这样一些简单的教学手段,可让学生把历史与所学的其他知识结合起来,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印象。
二、培养灵活的思维习惯
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大胆质疑,树立不怕“班门弄斧”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学生原有的僵化思维,培养灵活的思维习惯,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内在的思维变化,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当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的时候,学生也会感受到历史知识不是孤立的,若处处留心的话,随时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问题,培养灵活的思维习惯。事实上,经过课堂的训练后,学生在课后看到一段评书、读到一篇文学作品时,都会探讨其蕴含的历史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间的互动不只在课堂上,在课后也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是有效调动学生的方法之一。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联系性和过去性等特点。因而历史教学不该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加入一些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那课堂将会生动许多。如笔者在教学“神奇的编钟”时,会让学生在模型编钟上亲自演绎一番;讲授唐代乐舞时,会让学生倾听《霓裳羽衣曲》的飘逸与《秦王破阵乐》的大气;在学习长征经过时,会让学生从毛泽东诗词和电影中去感悟红军的无畏与壮烈……通过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较简单的整合,既能让学生获得艺术的感受,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
四、进行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多年的课改实验中,笔者始终贯穿了学科整合的思想。而在具体的操作中,笔者觉得以下几方面是应该要注意的:
首先,是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在进行学科整合时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目的的整合好比无的放矢,将会偏离轨道,就还原不了历史的真面目、真原因、真影响和规律,就不能给学生以启迪,不能为其今后处理分析类似事件提供理论上和经验方法上的帮助。一般来说,历史教学中的整合就是要让学生从其他学科中提炼出其中所包含的历史背景或历史现象,以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结论。当然,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应根据所要整合的学科设计贴切的问题,注意启发、引导学生。
其次,是可行性。可行性,即课堂的可操作性。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手段的缺乏,常常会限制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有时可能有很好的设计,却由于工程过于庞大无法操作而被迫放弃;有时可能是资料无处可寻而陷于流产。因此,在进行学科整合时,教师应考虑到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获取资料途径的方便易得,切实将它变成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教学的负担。此外,在选取相关整合资料时也要注意紧扣教材,要明确整合的目的是加深对课本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在教材基础上的拓展。
最后,是实效性。学科整合的预期目的是否可行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才能看出它是否收到实效。真正行之有效的学科整合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启发性的,能活跃学生思维的。如果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那教师就应该重新思考这种整合可不可行,或是在整合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没有。
总之,新课标提出的加强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既对教师注重加强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活跃课堂、丰富教学手段指出了一条道路。注重学科整合,贯彻课改理念。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提高的过程。
(责编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