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意象教学法教诗歌的尝试

2009-05-27白福伟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意境意象诗歌

白福伟

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往往体会不到诗歌的美,不理解作者的意图,而教师的诗歌教学方法也乏善可陈,训练流于形式,致使诗歌教学效果不佳。教诗歌有什么可简易操作的有效办法吗?笔者认为,用意象法进行诗歌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一、意象渗透着浓烈情感。可帮助学生进入诗境之门

以教学《沁园春·长沙》为例进行意象分析教学。教师可以首先点明学习重点目标:作者写了什么一表达了什么一艺术技巧是什么。接着播放录音,诵读,强调读书的情感体验,然后总结:诗要读出情感与气势,讲究四阶段——入境、理解、诵读、默想。重要的是读者要和作者共鸣,只有作者写出来还不能称之为完成作品,我们要理解它,得进入其艺术意境中,读诗时再现诗境,默想时回味神韵,这样,作品才算完成了、丰满了。这是在教欣赏诗歌的方法。

接着,可引导学生寻找诗中的意象。当提到作者在湘江边所见,学生会马上想到山红、林密、江碧、舟争、鹰击、鱼翔。此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作者眼中却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作者是怎样让一般的事物更有生机的?

然后,师生总结规律:物象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形象,但在诗中变成了意象,意象是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结合的形象。通俗地说,人眼中的物象渗透情感,使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性。本诗作者赋予了物象极强的生命情感,万物生存的不易、鹰鱼斗寒霜的奋发,都在意象中表现出来。

这样教学,能让学生有所得,学完诗歌后可以举一反三,在40分钟不仅讲清楚了意象,剖析了诗的秘密,还总结了规律(即意象+修饰语=情感,作者+读者=作品,二者相合才有共鸣)。实践证明,意象法讲诗易被学生接受,是学生进入作者内心世界的一道门。

二、意象组织成意境,可帮助学生回味诗情

以教学《沁园春·长沙》为例。第一步,教师可以直击诗歌主旨,详解意象,使学生对意象与主旨的关系一目了然。教师可点明:寒秋景物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感情。为了让学生能够悟出诗歌主旨要点,教师还要向学生特别细讲诗歌的鉴赏方法,如意象法。

第二步,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诗歌所选的意象及其蕴含的深意。如选取景物加入感情精神即成意象。“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意象的表达是复杂的,但是离不开静景的色彩美,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遍”“尽”“透”等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浓艳鲜明;也离不开事物动态的活泼美,如“百舸争流”中的“争”展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鹰飞的矫健和鱼游的欢愉自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能够使人感受到在寒秋严霜下蓬勃旺盛的生命律动。

第三步,组合全诗的意象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意象组合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如:山、林、江、舸、鹰、鱼等构成一幅绚丽的“湘江秋色图”,指点、激扬、击水、浪遏飞舟等动作词汇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动静搭配,远近结合,折射出美好的精神境界。此时,学生对诗的体会升华成了感悟。

最后,教师对意象意境进行总结。

三、意象教学适应面广,能启人联想

意象教学可推广至多种类型的诗歌、诗文的教学,现代诗的阅读课也可使用。现代诗的阅读课,课堂容量大,学生对赏析思路、方法难以理解。用意象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兼顾容量和效率,因为意象本身包含着大容量诗意诗情,艺术表现和景物事理都与意象存在密切联系。

如讲授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时,可让学生对比阅读,教师同时讲授两文,适合用意象分析的方法。两首爱情诗的意象很多,意境不好把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分类。如分析诗中哪些事物形容女性,哪些事物形容男性。男:橡树、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女:木棉、凌霄花、鸟、险峰、泉、日光、春雨、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晚霞、夕阳。对这些意象进行分类,让学生思考男性与女性意象选择上有何不同,教师可以提示阳刚沧桑和阴柔优美两种意境之说,阳阴两种意境相互融合,组成了幸福的爱情。教师可深入启发:两首诗的意象代表了哪几类爱情观呢?讨论得出结果:凌霄花依附式的爱,鸟儿单相思式的爱,阳光春雨一味奉献付出的爱,木棉平等独立、相知相依的爱,急流之于小鱼、荒林之于小鸟般牺牲包容的爱。

教师还可以利用意象意境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关于爱情观,舒婷的理想是患难与共、平等的木棉爱情,裴多菲的却是为了爱人牺牲奉献一切的爱情观。这两首诗所宣扬的爱情观是否矛盾呢?师生在讨论中会陷入两难境地,共患难是真爱情,牺牲一切为爱人不也是伟大的爱吗?为何舒婷不同意“阳光春雨”的爱呢?意象意境的古诗欣赏传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从《我愿意是急流》中男女意象的对应关系上看:溪流“崎岖”对小鱼“快乐”、荒林“作战”对小鸟“鸣叫、做窠”,浅层理解好像男性对女性有保护的责任与义务。“急、荒、废、草、破”“毁灭”“饱受风雨的打击”等词语,意境悲凉凄惨。这不是男子汉的特色吗?男子的色调多是冷峻、灰暗的。“火焰”般的热情,“夕阳中的辉煌”不也能够代表女性特点吗?这些意象一起组成暖热的秀美的意境,对人的感情世界造成极震撼的冲击。教师可深化提问:人世间只有一种色调好吗?不,丰富多彩更好些。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男女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安慰。只有灰暗的色调是不完整的世界,男性需要女性补充完整,那才是真正英雄。

此时,教师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总结。会更有说服力。舒婷1977年写《致橡树》表现新时期中国女性对平等独立的追求,中国千百年来女性受压迫的地位使她们现在一反传统观念,提出自己的爱情宣言。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则不同,作为欧洲人,受骑士精神影响大,愿做绅士,愿为爱人奉献一切,且他正生活于正在追求独立的匈牙利,他是一个战士,对爱有更深的认识。最后总结:中外都追求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相融合的理想爱情,两诗并不矛盾。

上述课例高效率地教授了两篇长诗,关键是运用了意象教学法,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快读懂诗意、体会诗情。

意象存在每个人心里,唤起人们无数美好回忆,使人留连于万象,感物而联类。借助意象意境能更彻底地理解诗歌,意象能表达出作者难以言说的感情,诗歌阅读教学中少不了意象。笔者认为,应该将意象教学法作为讲授诗歌的基本原则方法进行探讨。

(责编雷靖)

猜你喜欢

意境意象诗歌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七月诗歌
来自林间的风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