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09-05-27陆大明
陆大明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四年来,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教材到课堂,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新课程所阐释和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付诸实践,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里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准确理解和领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涵和意图
由于教师们长期以来使用旧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习惯地穿插一些出现在旧教材而被新教材删去的内容,或者按旧教材体系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还认为这是超越课程标准及拓展、延伸教材内容,或者认为新教材题量不足、题型不全,因而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列举诸多例题,并且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题型训练。其实,新教材删去的是繁、难、偏、旧的内容,而且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打破了旧的体系,没有过去那种逻辑顺序,不追求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而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要编排教学内容。为了避免题海战术的重演,从例题到习题,新教材努力控制题目总量,降低难度,尽管题型不是面面俱到,但增加了探索性、开放性、实践性类型的习题,也增设了课题学习,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较大的余地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新教材不是简单地改变内容和形式,而是渗透着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吃透教材”很有必要,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要善于对课本从各个侧面加以理解,不仅要清楚地理解结论,而且能懂得知识的生成过程;不仅要理解数学内容,而且能够抓住方法论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要确立新的教材观。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在新课程倡导的对话教学中,教材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
2、要确立课程意识。长期以来,教师只是知道将教科书的内容教给学生,没有考虑“教什么”的问题。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完成规定的内容,而且应该主动、合理、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更加关注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基础”和“核心”作用的知识技能。
3、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有效学材”。教师一定要熟悉《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反复对照,对“标准”中有而教材中没有的要作适当补充,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要敢于放低难度,对教材中理论性过强,而“标准”中又没作要求的要敢于删掉,对教材中顺序处理不妥的要敢于适当调整顺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调整章节的教学内容,力图使学生手中的教科书成为一本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材”。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待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于是,许多数学老师认为每节数学课一定要创设情境,没有情境导人的课,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的情境创设过于牵强。例如,一位数学教师上《平行线》一课,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掉下了两支笔。然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支笔掉在地上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这位老师是想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说出“平行”与“相交”两种情况,但学生想了很久不知道如何作答。其实笔掉到地上,学生想到的是马上把它们捡起来,谁会想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而且,掉在地面上的两支笔能构成“平行”的概率又是那么低!很显然,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实际帮助的。教学情境要根据学习内容及教学需要设置,不恰当的情境创设反而会起到负作用,学生往往容易被情境所吸引,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要“暗藏玄机”,还要能被学生通过自主努力与合作交流而“识破天机”,这样才能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每节课必备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实现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但是,现在许多教师认为似乎非探究不能算改革,每节课都在让学生探究,不管是否必要,一节课安排多个探究活动,并接二连三地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却兜了很大的圈子,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探究只是许多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程并没有要求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自主探究,更没有要求无论什么知识点的学习都得是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思维含量,有一定层次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形成能力。例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四个计算题:(1+2x)(1-2x)、(2a+3)(2a-3)、(100+1)(100-1)和(x-6)(x+6),请学生用多项式乘法进行计算,让学生观察、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平方差公式,但在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就不需要再进行探究活动,只需要对照公式反复训练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落实了双基。
还有些教师,课前没有认真设计,上课随意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没有针对性地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浅,没有价值。如果长期采取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又不利于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并且要提前分好小组,明确任务,一旦教师提出问题,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进入思考之中。先有独立思考,再有相互交流,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内容时,学生设的未知数不同,找的等量关系不同,列出的方程也不一样,学生可通过合作交流掌握多种思考方法,而解方程的过程一般就不需要再合作交流。
四、电脑代替人脑。课件代替板书
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使用多媒体成为一种时尚,在公开课、优质课、汇报课上,没有使用多媒体似乎就很难获奖。于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1、流于形式,课件代替黑板
在一节课中教师就是动动鼠标,把必要的讲解变成计算机的播放。由于自制课件或商品课件的粗糙,这种做法类似于“课本搬家”,计算机只是起到了代替板书的作用。
2、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
数学课堂成为“放映厅”,课前教师设计好一个“完美”的课件程序,上课时课件便按固定的顺序“播放”下去,教师是“播音员”,学生成了“观看者”,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学生的思维被框死,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3、师生交流不畅,教学亲和力下降
多媒体教室里灰暗柔和的光线环境,时间长了让人感到憋闷,课件一放,教师忙于点鼠标,根本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4、小题大做
一位七年级教师上“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课,为了让学生弄明白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精心制作了动画模型进行演示。其实,学生只需要用一张纸对折,实际操作一下就一目了然。
以上这些误区的存在,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效率、效果降低。
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前进,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和谐、有效的课堂。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