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的思考
2009-05-27马淑苓
马淑苓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课程按照授课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正式纳入学生课表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课程表之外的一切教育活动。按照课程管理模式分类,课程又可以分为国家性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地方性选修课程、校本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对多样人才的需求。
一、重视并落实好基础性必修课程
课程(特别是基础性课程)决定着国家最基本的公民培养目标和教育要求,是国家教育方针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基础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所有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完全按照国家的必修课程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还要落实三维目标,强调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建特色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
1.构建选修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是学校在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参考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开发拓展,各学科分模块、分层次、分类别设计多样的课程内容,并拉出“菜单”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潜能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来选择适合的课程。
2.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谓校本课程就是由学校组织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探究学生身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问题的过程为中心,以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探究性课程。该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时空上更具有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过程性(学习情感的形成、学习方法的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更体现平等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实施流程是:组织发动、提出课题、课题论证、确定课题、正式开题、课题实施、课题结题、成果交流。组织发动阶段非常重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要进行动员,要安排几个专题讲座,要有关于课题成果的汇报,使学生了解校本课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实施校本课程的第二阶段是提出课题,学生依据爱好和兴趣自主提出研究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学生一起提出)及研究的方案,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的实施价值和可能性,后进入课题论证阶段。课题确定后,学校要召开开题会,各课题小组要对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报,并回答专家的提问。学校组织专家小组进行评审并定出等级,按等级给予一定的经费。最后学校要进行结题的成果交流,并组织学生参与。
3.积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性的社会实践课程,包括军训、学农、社区服务、公益劳动、春游或秋游等。
三、积极挖掘精神文化的教育隐性课程
从宏观的课程观念上看,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相对于课程表以内的课程而言,其他教育活动均属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活动。从当前学生的整体状况看,物质文化教育有余而精神文化教育明显缺失。学校要挖掘一切教育资源,让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同步发展。
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校训校史校风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深入了解学校从建校到今天的发展历程,了解从学校走出的成功校友的成长过程,了解校名的来历、校训的深刻内涵,了解校歌、校徽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学校的文化、学校的风气。二是环境育人。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巨大作用,让学校的每一座楼都有一段故事,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块石头都成为一道风景,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特有的宁静和书香。三是各种活动教育。如毕业典礼、十八岁成人仪式、各种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
综上,构建学校发展性的课程体系,学校要整合所有的课程资源,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基础性必修课程、自主性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