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2009-05-27张景
张 景
4月初,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会同教育部等各有关部门旨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并启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阅读着《通知》,又联想起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情景。网友“天天向上”问温总理:“能不能设立全国读书节,提倡全民读书?”温总理回答说:“我赞成他的意见……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最后,温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全民读书,学校理应走在前面,让师生共同读书的身影为校园增添新景,让翻阅书页的“沙沙”声成为校园交响曲的优美和声。
有的学生会问:“我们在校园里天天在‘念书,还要读书吗?”当然要读。青少年学生仅仅向课本学习、向教师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更丰富、更深刻、更新鲜的知识,则存在于课本之外的各类书籍之中。浩瀚宇宙的无穷奥秘,科学前沿的最新发现,悠久历史的波澜壮阔,祖国山川的秀美壮丽,深邃警人的永恒哲理,对纷繁世界的不朽洞见……更多地存于书籍中而未见于课本之上,不从课堂之外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很难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些学生做人心胸不阔、害怕挫折,作文语言干瘪、感情浅淡,解题思路狭窄、愁肠百转,不能说不是读书少造成的。所以,托马斯·卡莱尔说:“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有的学生又会问:“作业还做不完,哪有时间读书?”确实,读书需要时间,学生在校时间需要教师安排。但是,做作业与读书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是如“鱼和水”相伴相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同时,教师要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和指导者,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推荐书目,使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让书籍成为开掘学生智慧的钥匙、抚平浮躁之气的妙手、攀登道德高峰的阶梯、支撑教师教育的得力助手。
“谁不想读点儿书,可繁重的教育教学已使人身心俱疲,我们哪还有精力读书?”这是一些教师反映的实情。孰不知教师优秀与平庸的区别,不在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智慧的多寡。孙维刚老师可以让“二三流”学生组成的班中有55%的人迈进清华、北大的校门,而他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不在学校;魏书生老师担任38项社会职务而教学成绩始终保持一流。智慧源于智商和思考,也出自读书。“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毛泽东同志被举世公认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得益于他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中也不忘读书。温家宝总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多次引用中外诗文,回答记者的提问;特别是连续三年在同样的场合,从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血脉中,选取诗文作为自己的情感载体,引用并演绎印度文化典籍中的诗句,回答印度记者的提问,更显示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采,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温总理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可见,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
学校是读书生活中的绿阴,青少年时期是最好的读书时期。图书馆的册册图书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阅览室明亮的灯光是催人读书的信号。几十分钟的校车途中,公休日、节假日的休闲时间,都是读书的大好时机。“时间是海绵,看你挤不挤”,只要真想读书,时间总会有的。让我们的师生一起读书吧!读书之风兴起,你、我、学校都会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韩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