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声乐艺术的鉴赏与研究
2009-05-26李艳燕张建华
李艳燕 张建华
摘要构成电影艺术的成分很多,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以与电影有机的融合,并发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鉴赏与研究电影中的声乐艺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现故事发生的时代文化精神;抒发人物内心情愫,渲染强化情感力量;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环境,展示地方文化风韵;突出主题等。
关键词电影;声乐;作用;鉴赏
众所周知,构成电影艺术的成分很多,例如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建筑、光学、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由于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有机地与电影融合,进而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以其不断增强的鲜异迷人的新颖度,使千百万观众得到异常强烈真切的美感享受,并从中获得精神的熏陶与愉悦。本文笔者仅就鉴赏与研究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使用作一粗浅探讨。
一、复现故事发生的时代文化精神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除了默片时代以外,可以说,很多的影片都和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随着电影和声乐艺术自身的发展,各自表现范围的扩大,功能张力的增强以及人们审美领域的不断拓宽,,诸多的原因造就了电影中声乐艺术存在的必然性。与此同时,电影中声乐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原则、价值体系、功能属性等方面的独特品质。
从人类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时空位置,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空间的文化产物。就中国声乐发展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其作为主流而存在的音乐形态。无论是先秦的民间歌曲(《诗经》中的《国风》)、唐宋的诗词大曲,还是近代的学堂乐歌、80年代以来的通俗歌曲,无不投射出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影像。这些声乐是时代的声音,是特定时代生活、精神风貌、审美情趣的艺术化的留存。因而,声乐也具有叙述历史、表现影像、展示时代文化精神的作用。电影导演和声乐的演唱者的密切配合,不仅能有效地感染激励观众的情感参与,而且也很容易展示特定的时代文化精神。
长影厂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的电影《英雄儿女》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影片表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兄妹情、父女情感动了亿万观众,歌曲《英雄儿女》成为共和国历史上赞扬爱国英雄的经典曲目,而片中王成高呼“向我开炮”以及手握爆破筒冲向敌人的画面,至今仍是新中国电影史上最振聋发聩的瞬间之一。
1963年,一首名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抒情歌曲突然在一夜间唱遍大江南北,然而抒情的背后却隐藏着生死攸关的悬念。到底谁是亲人,谁是特务?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这样登场了。它的成功,在于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反特故事的同时,更加细致地表现了纯真的爱情与纯挚的友情。雪域之巅的自我牺牲、催人泪下的《怀念战友》、真假古兰丹姆对战士的考验,加上梁音“排长”那句脍炙人口的“阿米尔,冲!”……情感的汇集,使得影片诞生以来久映不衰。
影片中的这些声乐歌曲带给观众的感受不只是好听与否,而是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也是观众亲近历史的桥梁,也使得各个特殊时代的文化精神最为生动和典型地复活在观众面前。
二、抒发人物内心情愫,渲染强化情感力量
影片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主要指影片中人物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或在特定的境遇下表现出的丰富微妙的情感状态,或者带有浓厚色彩的个性心理变化等。但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隐秘的,在未形成可感的符号之前是难以认识和感知的,影像画面长于叙事,但不善于内心情感运动的模拟,所以导演便运用声乐来揭示特定人物的特定情绪,独特的情感心理活动。而且,随着故事情节和画面的展开,声乐能很好地抒发人物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帮助观众加深对情感的理解与熏染。很多电影中的声乐起到了渲染、强化情感力量的重要作用。
在电影《神话》中,当Jack乘直升机到骊山上空,冒险跳入峡谷中的瀑布,情景一如梦境!梦寐以求的玉漱公主活生生地出现在Jack眼前!守候了数千年的玉漱终于等到了信守承诺的蒙毅将军(成龙分饰)回来找她,但是生死一线间,各怀鬼胎的野心家能否回头是岸?Jack与玉漱又是否会逃出生天延续三千年的神话呢?一段男女对唱的歌声从此自然推出,将这对恋人千年缠绵凄切的爱情波澜推到了高潮,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电影《英俊少年》是一部老片子,但今天看来依然是很好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吸引人的却是片中的音乐,当小主人公在他死去的母亲的房间里唱起那首《夏天最后的玫瑰》的时候,他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个人,情感也在音乐中升华。好的音乐是能触动人的心灵的,它无需言语,却能感人至深,对于电影来说,选对了声乐,并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它,不但能推动影片步入高潮,还可以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对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参与叙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目前,主流商业电影为了突出电影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创意,会根据电影自身的特点采取多种叙事策略,例如认同叙事、戏剧化叙事、道德化叙事、欲望叙事、非现实化叙事、准神话叙事等等,以满足观众在银幕世界里体验到的欲望满足、情绪激发、主宰世界、千难万险而又无往不胜的快感。笔者认为一部电影的生命力能否历久而弥新,其中,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作一个比喻,剧情是一个人的骨架,台词是他的肌肉,画面是服饰,明星是脸面,那么,声乐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例如根据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它把战争推到后景,把战争年代里人民的生离死别作为主线,在人民革命的背景上,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兄妹情、母女情。影片较早地在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上进行了尝试,以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了广大观众。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法和时空概念,不按情节的逻辑叙事,而是将兄妹三人的情感以及他们意识中的闪念和回忆相互交织、穿插,以表现剧情。它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独到的认识,不拘泥于实际生活,注重从情感和意境人手,追求更深刻的真实。它采用黑白片和彩色片互映互衬、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利用电影声画对立和对位的关系来组接情节等手段,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电影中的声乐作品《妹妹找哥泪花流》,歌词寥寥数语就精练地概括了电影的主要内容: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啊!花开花落几春秋
当年抓丁哥出走/背井离乡争自由争自由/如今山沟得解放/盼哥回村报冤仇报冤仇/啊!盼哥回村报冤仇
万语千言挂心头/妹愿随哥脚印走脚印走/赢得天下春常在/迎来家乡山河秀/啊!迎来家乡山河秀/迎来家乡山河秀。
歌曲前奏以舒缓忧郁的曲调道出妹妹此时此刻寻哥未果的愁怀,以优美的旋律自然的再现当年别离的缘由和渴望亲人团聚共建美好家园的殷切期盼。歌曲经过歌唱家李谷一独特的艺术处理,成为整部电影画龙点睛的经典艺术精品。
四、突出主题
电影《海外赤子》讲的是解放军某文工团招收演员的考场上,文工团的音乐家们很赏识女青年黄思华的歌喉,但因为她是华侨的女儿,故被阻于艺术殿堂之外。团长韩山去华侨农场了解黄思华的家庭情况,发现思华的父亲黄德深生在南洋,自幼失去双亲。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他不能返回祖国,于是他把仅有的钱全部捐献出来。不久,黄德深与在码头上救下的女学生林碧云结成眷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黄德深毅然将儿子留下,自己带着妻子回国参加建设。二十几年过后,他们在海南建设的农场富庶壮阔,生在祖国的女儿思华也已19岁了。“文革”中,黄德深被汤庆余等人诬蔑为有特务嫌疑而被强迫劳动改造,思华也因此不能参加部队文工团。留学英国的思国回国探亲,看到家人受到迫害,想带思华出国,却遭到她的坚决反对。“四人帮”粉碎后,思华终于获得了艺术生命,声乐歌曲《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所有华侨儿女的爱国心声,成为激励华夏儿女热爱祖国、奉献青春、建设家园的经典歌曲。
五、渲染氛围
不同的电影作品,表现的内容不同,所需要的情节氛围也不尽相同。在电影中,环境气氛主要是通过声画结合来营造的。声画蒙太奇把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融合为运动的、连续的、统一的视听形象,为作品营造出欢快、悲伤、惊险、刺激等气氛。例如在表现惊险刺激的段落中,运用快节奏的音乐、声响,这样对观众的听觉造成一种冲击,从而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