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中女巫角色探析
2009-05-26李腾宇
李腾宇
摘要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人文主义戏剧家。《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沉、最残酷的一个。剧中女巫形象为整部戏奠定了基调,营造了恰当的艺术氛围。无论在戏剧的结构、场景,还是情节、人物刻画等方面。女巫角色都贯穿始终,不可或缺。
关键词《Macbeth》;女巫;角色;重要
一、引言
1605年“寰球剧院”上演了一出叫《高利》的戏。这出戏描写詹姆斯一世在做苏格兰国王时如何幸免了一场谋害。观众对这出戏反响很热烈,但当时的统治者们对谋害国王之事甚感不快,该戏随后即被禁止上演。莎士比亚所属的“国王剧团”为了挽回在国王和大臣面前的声誉,决定赶紧上演一出新戏。创作新戏的任务自然非莎士比亚莫属。
莎士比亚不敢怠慢,马上找来苏格兰编年史寻找合适的题材。不久,新剧本告成,这就是莎翁四大悲剧中最阴沉、最残酷的一个——《Macbeth》(《麦克白》)。整出戏中女巫的场景共出现了四次,两次在开头,两次在中间。三个女巫形象怪诞,不人不鬼,不男不女,出场时荒野上电闪雷鸣,场面阴郁、恐怖。她们齐声合唱着古怪恐怖的歌谣,施展巫术,预言隐晦、神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剧本中要揉入超自然因素?女巫角色在整出戏中究竟具有何种重要价值?
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中世纪的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诗人,整个欧洲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代表进步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也崭露头角,渴望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欧洲各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使得整个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匮乏的科学知识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直到17世纪,人们仍然对巫术和其他一些超自然现象深信不疑。虽然当时一些具有启蒙思想的人士已经开始怀疑鬼魂的存在和巫术的荒诞,并纷纷著书立说,如莱吉纳多·斯各特的《巫术的发现》等,但他们却很谨慎,并未否定女巫的存在。而那些公开表示相信巫术的则大有人在,包括詹姆斯一世,甚至大思想家培根。因此,伊丽莎白乃至詹姆斯一世时代的戏剧大都充满着迷信的色彩。
批评家罗莫·戈尔(Roma Gill)认为,Macbeth是一部“为国王写的戏剧”,而“莎士比亚知道詹姆斯一世对巫术极为感兴趣,于是就写了一部关于巫术的戏”。事实的确如此,但如果将莎士比亚笔下女巫角色的运用简单地归于谄媚国王之目的,似乎不能完垒说明问题。16、17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几乎人人都相信鬼魂、巫术盛行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莎士比亚不可能是个例外,他的作品中出现女巫角色当属自然。
三、作品结构的需要
从结构上看来,《麦克白》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反常的、幻觉的、无序的、罪恶的世界;另一个是正常的、真实的、有序的世界。在正常的世界中生活着一个高贵的君主邓肯,一个忠诚的臣子班柯,等等。麦克白也一度生活在这里,他不乏善良本性和雄心大志,曾经屡建奇功,成为民族英雄。
而在非正常的世界中,生活着饱受煎熬的麦克白及其夫人。麦克白曾经犹豫、徘徊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但在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唆使下,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的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最终由正常的世界迈入了邪恶的世界。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中,发生着一些古怪的事情。空中传来哀哭声,奇怪的敲门声让人心惊胆战。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黑自颠倒、是非混淆。而女巫角色则代表疯狂、黑暗、荒诞、阴郁、邪恶的世界,寓示着戏剧结构的变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女巫角色对整个戏剧的结构安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作品场景的需要
作品中多次出现女巫场景,如果我们仅仅用时代的因素来解释这种超自然因素的合理性,就大大降低了女巫角色在整部作品中的重要性。莎士比亚构思的女巫角色不是仅仅为了合乎当时戏剧创作的常规,抑或是为了取悦国王和读者,而是赋予了它极其重要的艺术功能。虽然在巫术盛行的16、17世纪,关于鬼魂的描写的确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依据自己的固有经验,实现或改变期待视野,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戏剧的第一场,三个女巫的出现奠定了整出戏的基调。荒野上电闪雷鸣,大雾弥漫,空气污浊,三个女巫上场了,“形容这样枯瘦,服装这样怪诞,不像是地上的居民,可是却在地上出现。”这一切显得黑暗、颠倒、混乱、恐怖。而整个戏剧,就沿着这样的基调发展。黑暗构成了整个戏剧的基本色调,在黑暗的掩盖中杀戮、背叛、死亡进行着。麦克白渴望黑暗,“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l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黑夜掩盖了他罪恶的企图,只有在黑暗中他才会获得一点安全感。黑夜泯灭了他的良知,煽起他的欲望之火,使他犯下滔天罪行。麦克白夫人也渴望黑暗,然而到最后却发展成了对黑暗的恐惧。无论白天或黑夜,她总是在身边点着一盏灯,虽然这只能加重她四周的黑暗。伴随着女巫出现的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与此相应,《麦克白》表现的是对秩序的打乱:君主被自己的臣子谋杀。这之后便是混乱、无序、暴力、骚动。在麦克白的统治下,整个国家处于混乱无序中。而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的精神也处于混乱无序中,经受着灵魂的折磨,再也得不到一丝安宁。女巫的话预示了整个戏剧的基调。女巫的合唱“美即丑恶丑即美”,预示了整出戏的悖论。麦克自得到王冠的同时,永远失去了平静的内心和安宁的生活。真实即欺骗,成功即失败,得即失,所有这一切都涵盖于这一句“美即丑恶丑即美”中。女巫角色极大地丰富了作品场景,营造了恰当的艺术氛围。
五、作品情节的需要
纵观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有许多超自然因素对情节构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引导读者沿着这些超自然因素一步一步走入故事情节中。《哈姆雷特》整个的复仇悲剧,起因就是老国王鬼魂的显现。同样,麦克白由英雄堕落至魔鬼的过程,也开始于麦克白在荒野中与女巫的不期而遇。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夸大鬼魂在《哈姆雷特》中的作用,也不能将麦克白的堕落归因于女巫的引诱和煽动。然而这些鬼魂和女巫角色确实提供了一个情节发展并复杂化,以及人物性格变化的支撑点。
就《麦克白》的情节而言,女巫的场景是必不可少的。麦克白最初的形象是一个英勇、忠诚、受人尊敬的将军,得到同僚的赞扬、国王的信任。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是如何蜕变成一个弑君者呢?在剧本中,谋杀的场景几乎紧随着麦克自沙场的辉煌胜利。如果没有同女巫的邂逅以及那引诱性的预言,谋杀就会显得突兀。在英勇的麦克白和罪恶的麦克白之间就少了一个必要的连接环。为了弥补这缺失的一环,就必须为弑君提供一个动机,莎士比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动机——野心。为了把这一动机展现在读者面前,莎士比亚设计了麦克白与女巫相遇和女巫预言
麦克白未来的场景。这样所缺失的连接环补上了,故事得以自然地发展下去。中间的两段女巫场景安排在第三幕的结尾和第四幕的开头,在情节上也有了一个转折点。麦克自感到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岌岌可危,来到荒野上,试图再次见到女巫,希望知道关于自己未来的更多的信息。女巫向他保证,“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孩子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两者看起来似乎都不可能。在女巫预言的保证下,麦克白有恃无恐,继续他的血腥统治,直至最终灭亡。麦克白同女巫的第二次约会为戏剧后半部的情节发展提供了一个起点。
六、作品人物刻画的需要
《麦克白》中女巫和其他一些超自然现象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许多批评者认为,不能把麦克白的残暴行为解释为女巫的引诱,麦克白本人应当对自己的悲剧负完全责任,是他本身的邪恶和野心使他走向毁灭。女巫的预言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诱惑的外因,是不是受引诱在于麦克白自己。贺祥麟先生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对比了麦克白和班柯这两个人物。面对三个女巫,班柯只是对他们奇异的外表感到有趣,对他们所说的话却充耳不闻。而麦克白对女巫虚假的许诺却认了真。因此,正是麦克白自己心中的罪恶使他堕落成一个魔鬼,女巫的形象只是麦克白内在恶的外化。
事实上,《麦克白》中许多超自然的现象都是人物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化。女巫的第一次出现是麦克白内心潜在的恶的外化,第二次出现则表现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为了掩盖第一次谋杀他必须做第二次谋杀,为了隐藏他对邓肯犯下的罪行他不得不谋杀班柯。噩梦开始了,而麦克自不知何时能结束。他渴望王冠,却没料到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同女巫的第二次见面暗示了他的恐惧、焦虑和惊惶。其他的神秘现象也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弑君之前,麦克白在空中看到了一把滴血的匕首,这不仅表现了麦克白的恐惧和备受折磨的良心,也显示出麦克白如何日日夜夜,冥思苦想,筹划谋杀。班柯的鬼魂出现在麦克白的宴会上,而且只有麦克白一个人能够看到,麦克白在惊惧中方寸大乱。现代人不相信鬼魂的存在,将它们解释为幻觉。然而,当一个人无法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时,这种幻觉就会出现。也就是说,幻觉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不惜笔墨,大量运用旁白、梦幻,巧妙地借助于女巫、鬼魂等超自然因素刻画麦克白夫妇的人物性格,突出麦克白夫妇的内心风暴。
七、结语
《麦克白》具有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双重审美特质,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剧中的女巫角色和其他一些超自然因素为整个戏剧奠定了基调,在结构、场景、情节,人物刻画等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整部作品中一个有机的要素。虽然当今科学早已证明巫术或鬼魂并不存在,但是这种迷信和宿命色彩仍然不断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超自然因素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