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与情节的艺术审美
2009-05-26李平
李 平
电影《贫民富翁》讲述的是发生在印度孟买的杰玛·马里克和他的哥哥舍利姆的故事。两人从小住在贫民窟里,享受无忧无虑快乐时光,那些一贫如洗的日子并没有给他们少时增添多少阴影。随着母亲在宗教冲突中死亡,可怜的兄弟二人过上了流浪生活,这时他们遇上女孩拉提卡,马里克与她一见钟情。然而命运多舛,两人几经分离,几经坎坷,却始终没有忘记对方,思念也从未间断,演绎了一段悠长的爱情神话。在得知拉提卡被黑帮老大掠为情妇,为了见到拉提卡,杰玛成为电话服务中心的助手,参加了火爆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答题节目。一次次的答题,一次次的成功,最后从穷小子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就在答案即将揭晓时,警方介入调查,怀疑杰玛作弊。于是在警方盘问下,杰玛从幼年开始的生活片段展现在观众眼前。我们不得不感叹事情神奇与伟大,在每一次做选择题前,马里克的脑海里浮现出与现实生活片段息息相关的画面。这画面围绕人生命题展开的,设计相当精巧。这让我想起了伯格曼所说的话:“惟有开启人生的八道封印,人才能达到永生。”小杰玛正是一步一步地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打开封印后成为百万富翁。
人生命题是“Jamal Malik is one question away from winning 20 million rupees,how did he do it?A:he cheated(作弊),B:he is lucky(幸运),C:heis genius(天才),D:it is written(一切命中注定)”这个选项也是给杰玛的。为了守护友谊,为了心爱的情侣,为了与自己迥然不同的哥哥,他默默地承受着,而这一切似乎命中注定。而那人生的八道封印也随之打开。
1.1973年的动作电影《囚禁》的主演是谁?答案:阿米达·巴彻。
2.印度国徽有三个狮子,狮子下面写着什么字?求助现场观众。
3.教义中描述的罗魔神。他右手拿什么?答案:弓和箭。
4.歌曲《Darshan Do Ghanshyam》是由哪位著名印度诗人作词的?答案:苏达斯。
5.在100美元的钞票上,是哪一位总统肖像?答案:本杰明·弗兰克林。
6.谁发明了左轮手枪?答案:塞缪尔·考特。
7.哪一位板球运动员是本世纪得分最多的?答案:杰克·豪尔斯。
8.在亚历克斯·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书中,其中两个叫阿托斯和波托斯,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叫什么?答案:阿拉米斯。
在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时镜头回到了杰玛的童年时代。他真正人生经历。如少年杰玛·马里克为了得到偶像阿米达签名不惜跳进粪坑,结果换来的签名被哥哥两个硬币换掉了。在杰玛为了得到阿米达的签名毅然从粪坑跳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始终乐观坚毅地面对生活。这一段语调轻快。充满了想象。但哥哥舍利姆和他不一样,他认为签名不如硬币实用,这也暗示日后哥哥将慢慢屈服于现实,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造成后来弟兄之间矛盾的原因。这种讽刺手法大量运用来形成反差,从而达到入木三分的刻画人物效果。
对第3个问题是伴随母亲死于宗教冲突的回忆中获得答案的。对第4个问题的回答引起了主人公小杰玛的痛苦回忆。普努斯害瞎拜勒文,让他为其服务。杰玛在看到歌剧时,画中浪漫爱情让他想起拉提卡,于是开始寻找她。在寻找途中遇到儿时玩伴,遇到瞎了眼睛的拜勒文。杰玛给他100美元,拜勒文告诉了杰玛拉提卡的下落,同时也告诉了第5道题的答案。
手枪使杰玛想起了舍利姆说的话:“谁有枪,谁说了算。”舍利姆拿枪逼走杰玛控制了拉提卡,也造成他们兄弟之间无法和解的仇恨。
主持人在镜子上写下问题7的错误答案来误导杰玛,可杰玛根据童年经历做出正确判断。
《贫民富翁》的故事取材于英国的一档娱乐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在印度也有这样一款节目,规则是答题过关可赢得1000万的大奖。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人把这当成梦想。虽然是取材干印度,但是节奏和风格依稀还是英伦的格调。无数无限延伸的铁轨、五彩纱丽铺满下午的河岸、蒸腾的热气、泰姬陵前的音乐会,都表现得无比真实,仿佛钢琴架上斑斓的彩蝶。对于人们来说,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不过是荧幕前的一小时节目、一场智力考验、一场娱乐而已。对于主人公杰玛来说,这一小时的节目却宛如一生的时光。当一道道的考题像呼啸的列车一样将人物带回到人生经历的某个片段的时候,那已经不是一行简单的文字题,而是生活的一次选择。失败了,就可能人生中止。我猜想那穿插不息的铁轨大概有着非凡的寓意,可能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可能是一个个尚待翻越的沟壑。每一次铁轨出现,便意味着杰玛的经历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而此时坐在答题席上的他,又要朝向下一道考题迸发了。
影片中的音乐和光影让这个故事愈加焕发出诱人的光泽。那些妖艳的旋律和晃动的光影,一个个交错的片段,让人们仿佛穿越了国籍,时空,到达了那个闷热、骚乱、哄臭,同时也有温馨、朋友和游戏的印度。这个来自贫民窟的小子证实了问题不仅仅是那么简单。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不能胜任的考验被一个穷小子所征服,靠得不仅仅是运气,还有能力。
故事虽然美丽但是要让这样的美丽故事实现完美还要凭借《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猜谜节目才能实现的。在杰玛·马里克挨打时,他对两个美国游客说:“你想看印度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这就是。”更讽刺的是那个美国游客居然说:“好了接下来是真正的美国的时间了,孩子。”然后保护了小孩。美国开始注意印度了!成了小孩的救世主!
小时候我认为只有欧美帝国才会有贫民窟,社会主义是不会有的。长大之后我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印度的贫民窟应该比我们的贫民窟更加的贫穷吧。通常亚洲一向是西方人眼中的边缘经济区和艺术边缘区,可这次亚洲所受到的金融冲击相对较小,因此亚洲电影艺术和技巧在好莱坞的舞台得以彰显。尽管导演丹尼·鲍尔用镜头毫不避讳地向世人呈现孟买是个超级大的贫民窟时,同时也向我们讲述一个贫民窟长大的穷小子是如何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的故事。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宗教林立的国家,信仰才是这个国家民众的头等大事。在印度人眼里,“宿命论”是最为原始的精神,类似我们所谓的“命里有时就该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人生哲学。但干西方来看,坚持论才是他们信奉的人生观,只要坚持不懈,总是可以成功的画出自己的梦来。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在美国坚持了45年之后,美国人终于迎来了代表所谓没有种族偏见的肤色眼光的奥巴马总统,正所谓我们有时候也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毕竟,宗教之间的冲突才是最为深刻的碰撞。那植根于骨髓和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却不是因为某种隐晦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就能发生扭曲和改变的。同样是西方人拍亚洲的故事,比起去年《追风筝的孩子》,丹尼·鲍尔对于
两个印度兄弟的还原,显然要更加的自然、真实并且充满了生活的趣味。恰恰相反,《贫民富翁》不同于《追风者的孩子》充满苦难的记事方式,《贫民富翁》是用一连串有趣的小事情,记录了普通印度贫民窟里的孩子成长所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伤害以及他们特有的顽强和机敏。让人忍俊不禁过后,是良久的叹息,品味着影片里那样活生生现实的人生里,带来的每个人深刻的启迪。
《贫民富翁》也借着一个孟买的贫穷少年参加“百万富翁”电视节目所遭受的歧视和虐待具体而微观地反映出印度这个东方古国在近十多年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诸多落后和不公现象,但正是由于故事主人公的坚持,终于在全国观众的期待下赢得了2000万卢比奖金,也得到了苦苦追寻多年的爱情。在情节设计、剧情编排、摄像剪辑等方面,十分紧凑和精良,想要获得震撼、悬疑、快乐、感动等均能在《贫民富翁》中得到满足。电影中的节目主持人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影片的创作者也借这部作品在向世界提出一个又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种族冲突制造的悲剧还要延续多久?一个有过罪行的人如何获得最终的救赎?人性的光辉究竟来自哪里?金钱和爱情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吗?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从中得到答案。而杰玛给出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字“爱”。这个爱字是通过杰玛口中说出的,当拉提卡问“我跟你走,用什么生活”,杰玛说“爱”。
《贫民富翁》有一个非常“好莱坞式”的结局,当杰玛最终答对了最后一个问题,成为富翁的他在火车站等到了拉媞卡,说出:“杰玛,那是你的,命中注定是你的就一定不会被别人夺去,即使你的出身很卑微。”在这一刻我还是忍不住眼含热泪。用这样一种离奇的故事,回忆录般的结构、松散剥离的叙事风格,成功的讲述了一个贫民窟的穷小子是如何成为百万富翁后抱得美人归的故事,也让人在嬉笑的泪光中学会了思考,感受电影带来的魅力了。
小人物击倒巨人是好莱坞英雄电影惯用的故事模式,只不过这一次英雄换成了穷光蛋印度少年,被击倒的是刑讯逼供的警察,操纵流浪小孩作为行乞工具的无良黑社会,假装好人其实居心不良的主持人以及卖假矿泉水的大饭店。导演把美国梦和印度现实主义完美嫁接,展现西方视角里的东方古国印度。向观众介绍了一个人是如何靠自信和勇气来赢得自己的爱人的。同时也暗含了在金融海啸席卷西方的大潮下,心中最在乎的一些具体价值观。这些就是杰玛式的,对未来充满理想,满怀信心,义无反顾,一心向前,终获成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