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二站读者来信选登
2009-05-25
读者:潘仕栋
《一九八〇的情人》触摸当年文化精英的精神困境。80年代是一段特殊岁月,卸掉束缚却又无所适从,纷乱的心绪演绎出沧桑的情感旋律,其中的况味各人自知,放纵抑或纯洁,先锋抑或怀旧,这也许注定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卷。
以唢呐为载体,《百鸟朝凤》抚慰一个民间艺人的孤独灵魂;取二胡做媒介,《小年》体察一位基层小官的情怀,两文均为感性认知与深度思考完美统一的性情之作。
《多少往事烟雨中》有实录和史料的力量,事件耳熟能详,细节鲜为人知,视角牵动人心,给我留下深深的感喟和启发。
读者:费金元
《多少往事烟雨中》生动感人,《梁陈方案》虽未付诸实施却仍不失其英雄本色。
《一九八〇的情人》是典型的“私人化写作”,读来令人失望。故事处于激烈变化的改革年代,然而小说承载的社会和时代信息量极少,故事本身也不是特别感人,可读性差,可以说既没意义又没意思,综合分析,我认为该小说算不上是一部成功力作。
读者: 王西江
二十年前的京都校园生活是那么遥远又那么真实,还有一点颓废,总有一些悬疑是如此凄美,《一九八〇的情人》,用这种追忆似水流年的伤感,以及灰暗的色调,制造了一幅成长的画卷,作品深深地刺透了我们的心灵。女性特有的细腻,下笔是如此的婉转,使当年的“文化精英”特别的特立独行。再次感谢《当代》的唯美纯情。
读者:赵立新
《一九八〇的情人》时代性不鲜明,情节发展的逻辑性也存疑。不论是女大学生做“小三”、怀孕、休学、退学还是男大学生遭遇一夜情等等,应该都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遍性的存在。
本期印象较深的是《小年》,人物真实感很强。
读者:潘征
于晓丹的译作读过多部,她是我喜欢的译者,不曾想她的小说也同样出彩,那个时代发生的事尽管有的还不能理解,但就小说而言,应该是一部“有血有肉”、情节紧凑、行文流畅、细节感人的佳作。期待早日看到没有删节的单行本。
书香门第的陈愉庆所写的《多少往事烟雨中》,顿时眼前一亮,还原历史,深受教育。
读者:徐浩英
细读《一九八〇的情人》,感觉到小说中每一位姑娘都是好姑娘,每一个男孩都是好男孩。作者文字非常细腻,谭力力、毛榛等人物刻画到位,但不知为何读到最后心情会很沉闷。
小说有些地方觉得不太连贯,也许跟文字删减有关系。
读者:徐宇伟
看过于晓丹译的卡弗的小说集《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读完《一九八〇的情人》,引起我对大学时光的怀念。八十年代,就像故乡,就像童年,永远让我心生感念。好文字,好人物,好刻画。作者在用生命的历练来写作,文章中投射了很多个人情感,似乎有作者的影子,很多细节痛彻心扉,很感人。感到遗憾的是作品整体有点虚幻,情节也不太连贯,但不管怎么说,这应该是本期的冠军作品。
《多少往事烟雨中》,再现了知识分子守护北京的往事,让读者领略他们的爱国情怀,可读性很强,看得出作者接受过很好的教育。
读者:蒋培娟
《一九八〇的情人》中人物活动的地点,还有准确的公交线路,都勾起了我对大学时代的回忆。作者文字掌控能力强,主要人物刻画得丰满,小说情节令人感动。
遗憾的是故事情节不太连贯,看完后心情非常郁闷。还有总感觉理解不了封面按语“最放纵也最纯洁,最先锋也最怀旧,最年轻也最沧桑”。
《百鸟朝凤》让我们这一年龄层的读者感同身受。《小年》注重刻画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与描写精彩感人的生活细节,注意将浓郁的乡风民俗描写与民族的审美趣味融合在一起。
《多少往事烟雨中》,感觉到《纪事》栏目也出彩。
读者:姬晓东
本期最好的文章就是《多少往事烟雨中》,父亲的故事情真意切,陈占祥与梁思成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愤懑。不过,陈占祥与英国女孩柔丝纯真的爱情令人激动。
《小年》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细腻地描写了基层干部的无奈。
《一九八〇的情人》故事老套,叙述啰嗦,结构混乱,主体人物也不突出,写作手法也显陈旧,可是,不知道为何竟把这样的小说重点推出?
读者:冯驱
只有陈愉庆能写出如此详细的《多少往事烟雨中》,众多的往事细节展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梁陈方案”,让人叹服。老祖宗的历史遗产不可再生,既使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也经不得跌跤和折腾,道理似乎都会讲,可在大拆大建中痛心的事时有发生。
读者:曹参团
我是“70后”,看到写八十年代的爱情倍感亲切。真实、青春、纯情、凄美、无奈,是小说给我的深刻印象。细腻的文字减缓了故事情节带来的压抑心情,但我仍感觉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有点“残忍”。不知道为什么写到最后却写得那么凄美。
读者:陈开宇
《百鸟朝凤》在平实叙说中内涵丰富、韵味十足;特别是结尾处那飘荡在夜色里老乞丐所吹奏的凄凉高远的唢呐声,深深感染了“我”,被“我”认定是一曲纯正的“百鸟朝凤”,真可谓点睛之笔。读到此,心里油然滋生出“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苍凉心境。
《一九八〇的情人》,回忆的只是八十年代天之娇子成长中的纯洁与放纵、迷茫与执著,以及对青春恣意的挥霍。读后心中黯然伤楚,实在没有看到所谓值得怀旧的东西。
今年头两期《当代》读后,感觉重点的长篇未曾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倒是个别的中短篇特别出彩。
读者:夏军红
《一九八○的情人》,语言舒缓,读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不由连呼过瘾。
喜欢张宏杰的文章,史料有趣,使人警醒。
读者:张艳丽
《一九八○的情人》深深吸引并牵引着读者难舍难弃地读下去的是正武、毛榛、谭力力等人带有几份神秘的命运和经历,但读完小说,神秘依然是谜,爽快之余末免遗憾。不过,这不影响它成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好小说!
读者:张中民
本期杂志沉静柔美,又有一种坚韧的内在力量。看过于晓丹翻译的《洛丽塔》,小说充分运用她学贯中西的过人才华,以敏感细腻的文笔,再一次向我们表明了作者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作者这种驾驭文字的笔法描写所感叹。
《百鸟朝凤》让人震撼。如果不是有所偏重,我几乎要推为本期最佳。
刘东黎的两篇文章分别把袁克文和章太炎这两个文化名人的狂放之处写得淋漓尽致。作者用独特的笔触写出了两个人的性格,显得举重若轻,这是作者笔力雄健所在,让人佩服。
读者:金梅佳
《多少往事烟雨中》让人潸然泪下,怀念和惋惜的不仅是逝去的古都,更是那些为保护古都献身的精英。
《百鸟朝凤》写贵州边远山区,很喜欢,因为当年在贵州的山区里确实听过这种唢呐声。
我觉得《当代》的短篇都很好看,有内容,有思想,爱不释手。
读者:刘利萍
《一九八〇的情人》把人引入改革开放初期十分纯真的情感年代,爱情在含蓄中放纵,在跌宕中美好,在缠绵中多情,相比今天滥情的社会态势,那样的爱情真令人十分向往。
刘东黎的两篇“往事”写得荡气回肠,看得惊心动魄。人物鲜明,故事引人入胜。
《多少往事烟雨中》也很不错,作家惟妙惟肖地讲述了一个父亲真实而大写的人生,里面有许多场景叫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