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有效性的观察与思考
2009-05-25郑友味
郑友味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通过相互间合作探究,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一时间,科学课堂教学大量运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成为一股潮流、成为一种时尚。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课堂讨论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把讨论作为一种形式、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师能否找准“讨论点”,直接影响着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加强对课堂讨论的设计,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就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许多节科学随堂课的观察及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在此对课堂讨论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
纵观科学课堂中不同类型的讨论教学,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存在以下四个误区:
1.讨论的问题过于抽象。虽然学生在热烈的讨论过后能说出一二,但学生的思维未得到实质性培养,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收效甚微。如在“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教学中,学生用透明纸在世界地图上描绘出南美洲、非洲的轮廓后,再进行剪切和拼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对此有何想法,学生讨论时热热闹闹,可在反馈时,学生回答却无所适从。
2.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对讨论的材料很感兴趣,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由于时间紧,教师急于完成预设教学任务,就中止讨论,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身边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对利用铅笔、尺子、空矿泉水瓶等器材进行实验设计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方案也层出不穷。由于已超过计划时间,教师拍手中止了学生间的讨论,急于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
3.讨论的问题无难度。讨论的气氛较好,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反馈也很流畅,但学生的思维很难发展。如在“力的存在”教学中,讨论“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听后,大多数照搬书本上的原话高声朗读,很少有学生去讨论,没有一分钟,教室就安静下来,在反馈时,回答很准确。
4.讨论次数过于频繁。在四十分钟内,课堂讨论多达四五次。从整体看,全员参与、气氛活跃,但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不是十分高涨,学生的思维也未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理论认为,讨论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使学生对事实作清晰准确的表达,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讨论。如在“摩擦的利和弊”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筷子提米的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讨论:“为什么筷子能提米?”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后,引导学生试举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并讨论“如何增大与减小摩擦”。
三、反思
1.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也不能局限于教材与教师必要的讲解,而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教材展开深入的思考、广泛的讨论乃至激烈的辩论,学生则在主动参与热烈的讨论中构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是开放的、充分的,教师只是参与讨论,引导讨论,而不束缚讨论。所以,运用讨论式教学必须要首先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精心设计讨论点,提高讨论价值。
(1)讨论点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学习中去。如在“水的浮力”教学中,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了解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基础上,引导讨论:“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呢?”为此学生争议不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讨论:“如何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的点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顺利地实现新的认知结构的转变。
(2)讨论点应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学有成效。重点、难点处开展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为知识转化为能力作一个坚实的铺垫。如在“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设疑和讨论:①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一个胎儿?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②一个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所形成的细胞团与一个成人有什么区别呢?③人体细胞、血液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形态有什么不同?④讨论我们身上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人体细胞在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在问题的空间里展开思维的翅膀,依据知识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分步解决问题,化难为易,轻松地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讨论点难易程度应适中。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但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经常不能取得成功,同样也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安排。
(4)讨论点应具探索性和开放性。一些科学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探究,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结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依赖小组合作,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如在“物质酸碱性的测定”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判断物质呈酸性还是碱性?”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用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等多种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3.科学组织讨论,增强讨论的实效。讨论的组织很有技巧,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有序而恰当的组织,能够增强讨论的实效;相反,组织不当,则会使讨论流于形式,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为了保障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讨论习惯的养成训练和保持。根据问题需要,讨论有两人组、四人组、多人组等多种分组形式,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分组秩序;讨论要有礼貌,大方地合作交流;要坚持说普通话,勿吵嚷喧闹,做到以“理”服人。
(2)提供足够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和讨论时间。需要预先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问题应在课前告知学生准备,课堂上能及时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应留给充分的自我思考时间;讨论必须进行到各小组都基本结束为止。讨论时间太仓促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失去实效,等同失败。
(3)深入讨论群体,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在积极准备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并非闲着无事,而应深入到多个讨论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必须得法,或指点“迷”途,或拓宽思路,也许只是只言片语,或一点头、一微笑,便让学生茅塞顿开,使讨论进入正轨或高潮。教师的参与在于引导和平衡学生参与讨论的差异,真正使讨论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
(4)改变讨论方式,保持讨论热情。讨论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研究并灵活选用最为有效的讨论方式。例如:①任务分工式讨论。各个小组内先进行任务分工,在各自完成自己分得的任务后,再进行集体讨论,这样责任明确,学生学习的机会更多。②滚雪球式讨论。先两个人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增加为三个人、四个人……的讨论形式,使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充。③书写式讨论。可以要求学生把想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避免讨论时表面热闹却没有实质性进展的状况。④炉边谈话式讨论。创设自由漫谈式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在大致约定的讨论范围内自由交谈,可以没有明确的谈论话题,但有客观的目标指向,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发表出最真实的想法。另外,讨论的方法还有案例式讨论、问答式讨论、智力拼图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形式,可以灵活采用,以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
4.正确评价讨论,培养创新能力。讨论必须有结果,其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有确定的答案;有多个答案;没有确定的答案。教师在深入讨论群体和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力求迅速全面把握各种意见分歧的最关键原因,根据课文内容、生活实际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果断作出判断,并巧妙地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当然,不可避免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满意解决,那就将它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继续共同研究、探讨。教师只有将学生的讨论置于自由开放的目标领域,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讨论中有所生成,产生可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改变以往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