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下计算教学的思考
2009-05-25邸会卓
邸会卓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教学却因其枯燥、难讲且不易理解而得不到师生的青睐,而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却又是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计算教学也越来越多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笔者认为应着重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算理、算法,体会计算的作用及其合理性
算理、算法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推导法则的过程中,教师不容易讲清楚,学生更难以理解。如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整、小数的加减,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分数除法,为什么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等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效果很差,于是干脆就一笔带过或要求学生照做就完事了。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要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入计算学习。下面来看一位老师对乘法加法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师:今天,我要带大家到超市去逛逛。
(多媒体演示进入超市的情景,最后把画面定格在超市的一个货架上。)
师:你想买些什么?要花多少钱?
生1:我想买一袋薯条和一袋可比克,共花7元。
生2:我想买4个面包,共花8元。
生3:我想买4袋饼干和1袋开心果,要花……
师: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太好算,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帮他,好不好?小组内先讨论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4袋饼干要3×4=12(元),12+5=17(元)。
生2:还可以列成一个算式:3×4+5=17(元)。
师板书:3×4+5=17(元)
师:你的想法很棒!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运算,我们就称之为混合运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我们要先算什么?
生(齐答):先算乘法。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们需要先求出4袋饼干花了多少钱,再加上1袋开心果的价钱才是总价钱。
生2(迫不及待地):对呀,对呀,你要是先算4+5,那求的是什么呀?必须先算乘。
……
小学数学计算中有诸多的计算法则、计算公式,它们是计算的依据,是计算教学的灵魂。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购物”引出本课内容,进而根据生活经验构建数学模型。在求“4袋饼干和1袋开心果的价钱”时,必须先求出4袋饼干的价钱,才能求总价钱,所以要先乘后加。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出“先乘后加”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枯燥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其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堂枯燥无味的计算课上得兴趣盎然。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要适时优化
算法多样化之所以成为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因为算法多样化本身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下面结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说明。如12-9,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一些算法:①破十法:10-9=1,2+1=3。②连续减:12-2=10,10-7=3。③想加算减:9+3=12,12-9=3。④数数法。⑤联想:11-9=2,2+1=3等。学生这么多富有生命力的算法,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同时,在一个班级中,有了算法多样化,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才会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算法的多样化,并提倡计算方法的个性化,让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展现其创新潜能。
但是,算法多样化应是班级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是个体的多样化。因此,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有时也需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的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等。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理解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同时,在教学中才能形成“一法为主、多法并存”的格局,以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三、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954年4月2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样的几句话:“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这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了,但在学校学到、所感悟到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却能受益终生。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着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和建模思想及猜想、验证等。在计算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对教材中蕴涵的这些思想方法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领会、掌握。如“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就可以借助“转化”的思想,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引导学生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而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又如,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道题目,并从中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这样在多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中就渗透了“优化”的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对这些思想方法的学习,不但帮助他们解决了课堂上出现的具体的数学问题,强化了他们在后续学习中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把计算教学和新课程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算理,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使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进而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乐于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