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05-25李文煌
李文煌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与不协调都日趋明显,“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农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民;消费结构;比较;不合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也逐步提高,农村的传统消费观念正在悄然改变,消费层次也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已不再局限于昔日的吃穿住用,而是向着更高层次迈进。但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农村消费维权状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民消费额占市场消费总额的比重偏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扩大。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偏低,而且还呈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到2005年,农村居民的消费额不及城镇居民消费额的1/3,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从2.9增长到3.7(农村居民=1),在没有剔除掉城乡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额增长速度仍然缓慢。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突破了0.5,但是与城镇居民36.7%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国外的农民恩格尔系数相比,情况更是严重。2003年美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为14.7%,新加坡为17.1%,加拿大为15.7%,法国为18.3%。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的纯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3,在如此高的恩格尔系数下,用于非食品消费的支出就更加少。由此可见,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与不协调日趋明显,农村消费结构存在一
定的不合理性。
一、营养结构不合理
食物消费关系到每个人生存和发展。食物消费及营养结构关系到人们的营养水平和健康,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合理的食物结构有利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食物结构是指食物中所包括的食物种类及其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物生产和消费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食物营养水平有所提高,食物结构有所改善,表现为粮食直接消费减少,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的消费增加,但是,我国农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小康社会营养标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营养水平。
1.与城镇居民主要食品人均消费量和营养结构相比较
奶、肉类、植物油的消费数量稳步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图1、图2),粮食的消费数量在不断地下降,而蔬菜保持稳定。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25.50千克,2006年人均消费肉类32.12千克,较2000年增长25.92%,年复合增长率3.91%。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肉类9.67千克,2006年人均消费肉类11.61公斤,较2000年增长20.01%,年复合增长率3.09%。我们也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对比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消费的肉类和水产品更多。城镇居民消费的肉类较农村高43.97%,消费的水产品高158.48%。我们认为如此大的差异主要由城乡消费水平不同所导致。2006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是3112元,而农村居民为1216元。除此之外,农村居民外出就餐的机会较少以及食物流通与存储条件较差也导致了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见下表。
2003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食物供给的热量2678大卡,其中植物产品2280大卡,动物产品398大卡;蛋白质75.3
克,植物产品52.1克,动物产品23.2克;脂肪69.2克,植物产品32.9克,动物产品36.3克。2002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食物供给的热量2633大卡,植物产品2405大卡,动物产品228大卡;蛋白质67.6克,植物产品55.9克,动物产品11.7克;脂肪52.6克,植物产品31.1克,动物产品21.5克。由此可见,农村居民食物供给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水平均低于城镇居民,而且近年来营养结构的城乡差别有所扩大。
2.与营养结构的小康目标相比较
营养水平的小康目标是全国平均每人每天食物供给:热量2600大卡,其中动物性产品占15%以上;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而农村居民的营养水平是:2002年,每人每日食物热能摄入量为2540大卡,其中热量中78.5%来源于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仅占8.9%,蛋白质摄入量,69克,脂肪摄入量46克。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营养结构中,除热能摄入量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外,其余各项分别相差40.7%、8%和38.7%,离营养水平的小康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3.与国外相比较
2003年,中国农民每天食物供给中的热量为2542大卡,低于世界平均2732大卡的水平。而2000年,发达国家每人每天食物供给中的热量3266大卡,其中美国3814大卡,德国3505,意大利3663大卡,加拿大3178大卡,法国、荷兰、澳大利亚3300多大卡,英国3312大卡,日本2753大卡。2000年,每人每天食物供给的蛋白质,美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各国均在100克以上,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均在90克以上。2000年,中国农民每人每天食物供给中的脂肪57.5克,世界平均76.3克,发达国家平均120克,其中美国154.3克,加拿大、德国、荷兰均为150多克,法国、意大利、英国都在140克以上,日本83克。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营养水平不仅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而且离世界人均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虽然已经有所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但食物消费仍属于典型的高谷物膳食结构,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以及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消费相对不足,食物消费水平、数量、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差距明显,与发达国家更不能相比。营养缺乏仍是主要问题,营养素摄入中,最基本的热量摄入尚未达到推荐标准,膳食热能主要来源于谷类、猪肉和动植物油,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农民的食物消费中存在着营养水平较低、营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恩格尔系数偏高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消费水平变化和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联合国还把恩格尔数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国贫富程度的基本标志,其贫富等级的具体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的生活水平,40%~50%之间属于小康水平,20%~40%则划为富裕生活,20%以下则视为极富裕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增长,我国农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存在少量的赤贫人口外,90%以上的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应地出现了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倾向。但是,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依然偏高。我国农村居民1990年的恩格尔系数为58.8%,2000年为49.1%,2003年为45.6%。可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仍然较高。如果按照联合国提出的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贫富等级的标准,那么,我国农民属于摆脱勉强度日的层面,刚刚进入小康水平之列。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是巨大的。2003年我国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6%,而2000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为17.3%,美国恩格尔系数为9.3%,2001年韩国的恩格尔系数为16.9%。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反映了农民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较低。恩格尔系数偏高,必然影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消费比重的提高,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享受型、发展型资料比重偏低,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偏低
一般说来,消费资料可以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按它们在消费结构中各自所占的比例可将消费结构划分为“简朴型”“粗放型”“集约型”和“舒展型”四类。如前文所述,我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多为“简朴型”和“粗放型”,而“享受型”和“发展型”较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单调,层次不高。这在农村居民的衣、食、用、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来。下面从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两个方面说明农民的享受型、发展型资料偏低的问题:首先,家用电器的逐步普及,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的表现。与城镇居民家庭家用电器普及相比,农村还相差很远。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67.8台,电冰箱15.9台,洗衣机34.3台,照相机3.3架,空调机3.5台,电话机49.1部,移动电话23.7部;就边远地区来说,上述耐用品拥有量就更低。这只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城镇居民2003年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城镇为130.5台、88.7台和93.44台,空调、沐浴器、抽油烟机、电脑和吸尘器等,城镇居民的拥有量均在10%以上,而农村拥有量很低。其次,服务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支出(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所占比例由1985年的8.07%上升至2002年的20.47%,但比重仍然很低,特别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仅占总支出的8%左右,较之其他国家差距很大。2001年,仅教育、休闲、娱乐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韩国就为12.7%,澳大利亚为14.5%;英国家庭消费支出中,仅休闲商品和服务就占17.3%。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享受型、发展型资料比重严重偏低。
消费力可以分为物质消费力和精神消费力。精神消费力就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消费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精神文化消费,主要是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消费,一般是高层次的消费。我国农村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数量上比重过低,而且增长缓慢,2003年农村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的8.1%,比1985年所占的3.89%,仅增加了4.21个百分点,这与发达国家如日本相比,就可看出巨大的差距:日本人精神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早在1960年就达到32.69%,1965年为35%,1974年为42%,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低是消费水平低、消费质量低的重要表现;二是农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农民的文化消费还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状态中。不少农民只重视娱乐性、消谴性消费,忽视智力性、发展性消费,精神文化消费格调不高,质量不高,领域还很狭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包括一些艺术享受型消费,智力型消费、高层次的娱乐健身型消费以及审美型消费还很少,这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消费力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的一面。
四、愚昧消费、人情消费还经常出现
农民的愚昧消费集中体现在“三色”消费上,即“白色”“灰色”“黄色”消费上。都是不文明、不合理甚至低级庸俗的消费。农民的“白色”消费主要表现为丧事奢办。墓地挤占耕地,用现代方式进行封建迷信消费等;“灰色”消费主要表现为求神问卦、看相算命等各种名目的封建迷信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赌博活动;“黄色”消费则在已有的古老的丑恶现象之外,又增加了电脑“黄毒”和网上色情等“新”品种,对农村青少年的思想和身心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另外,近年来农民消费支出中人情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些农民春耕时忙里偷闲为子女婚事张罗着。村里人嫁闺女,老人过寿,这些都得搭礼。在随礼项目中,婚丧嫁娶的最多,其次是孩子过生日、升学、参军以及建房乔迁、老人过寿等,礼金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在随礼与还礼中,农民感到很不轻松。这些人情消费名目繁多、金额猛涨,重礼之下有的还有交易。上述这些愚昧消费、人情消费增加了农民负担,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尹世杰,论宏观消费结构的类型.求索,1984(2).
[2]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统计研究,2003(2):11-14.
[3]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杨家栋.可持续消费引论.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3—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