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2009-05-25唐春春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高校建设

唐春春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高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一、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1.口语交际课可有可无

注重“读”“写”已是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不争的事实,上好读写两堂课,应付考试已绰绰有余,却使口语交际在课本中成为摆设,广大教师不会想到把它当成一堂课来上。一些教师即使上了口语交际课,也没有产生出效果,只把口语交际课作为陈堂样品而已。究其原因,根本还是新课程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农村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理解把握得不够。应试教育的“读”“写”两支棍仍起主要作用,学校在课程安排时也没有把口语交际课摆在正确位置。

2.学生“怕说”

农村学生普遍性格纯朴、内敛、谦虚,有些还很害羞,他们平时课后和同学交流还行,一到公众正式场合就口齿木讷,“慎于言”的心态显露无遗。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中,老师专门安排学生说话,由于学生性格腼腆,加之准备不充分,学生说得吞吞吐吐,再加上普通话说得不流畅,发言的学生就成了其他学生取笑的对象。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老师也感觉身心俱疲,心里想着:“我可是按新课标理念组织实施,操作起来就变味了?”我认为这固然与学生的“怕说”有关,但如果老师准备不充分,没有有效地把握住口语交际的目标,导致学生缺乏指引也会产生以上现象。

3.目标不明,形式单一

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对语文工具性的认识不足,对口语交际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些学校的老师上了口语课,但教学形式单一,有些只是简单的以“写”代“说”,把“交流”放到了一边。无可否认,大量的情景口语交际练习题,在锻炼学生口语思维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忽视了口语交际环境的存在,放大了学生主体的思维作用。不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的目标是对准考试,该种口语考查形式实际是以“写”代“说”,以“分”代“评”,学生有了书面表达,却缺乏真正的“口语交流”。

二、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应对策略

1.培训专门教师,开设专门口语交际课

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课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而转变理念的关键在于接受性学习。每年的中小学学科继续教育培训,应多一些实用的理论培训,特别是应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弱点开展实际操作培训。广大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论已有全面接触,可如何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尚要自己去摸索。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培训一至两名专门口语交际教师,探索实际性操作教学方法,改变口语交际考查方式,不以分代评,尝试以实际对话作为考查方式。学校应任用专门口语交际教师,按时足量开好口语交际课。

2.创设情境,优化评价,使学生由怕说到想说

语言是交流的结果,口语交际是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广大学生在一起能说、会说,一到正规场合发言就难说、怕说。特定的环境让学生产生特定的言语冲动,陌生而紧张的环境会阻碍学生的言语表达,这也是一些农村学生在考试中口语交际题试卷做得好,真正口语表达不理想的原因。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创设情境,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言语交际活动。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优化评价方式,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多一些发展性评价,少一些现实性评价;多一些学生自我评价,少一些教师主观性评价。

3.拓宽口语交际教学途径

农村学生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重复单一,他们虽与外界接触少,但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圈子,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走出自我。

(1)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语文课本是最好的教学凭借,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通过朗读、吟诵、讲话、编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口头表达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可采用自我介绍、课堂朗诵、角色朗读、自由辩论等简单形式锻炼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通过口头编故事、课本改编剧本、话题辩论、主持会议等主动性较强的形式来训练语言思维应变能力。

(2)优化口语交际活动方式。农村中学受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学凭借手段有限,多媒体一般也只有学校会议室才备有,如何在有限的外物凭借下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优化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农村语文教师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对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应用现有资源,如电视、报刊等媒体,加上图书馆的资源,开展诸如读报课说话、即兴演讲、阅读读后感交流、模拟电视节目采访等口语交际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主动与人交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鼓励学生回家多与父母亲人沟通,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口语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