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差收窄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2009-05-25张宏亮
张宏亮
摘要:受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下行的影响,2009年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净利差将会大幅度收窄,这对国内商业银行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对净利差收窄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可能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发展机遇进行对比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利差收窄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净利差;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综合经营
净利差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变动情况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而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普遍存在“短存长贷”的特点,但由于近两年股市、楼市的低迷调整,居民更倾向于持有定期存款,使商行的利息支出持续增长,尤其是受利率政策变化的主导,多次降息使得净利差持续下降。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净利差将会大幅度收窄,尤其是在信贷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对国内商业银行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
一、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发展机遇
净利差收窄在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在经营转型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一)信贷规模受限,贷款的有效需求增加
面对净利差收窄的趋势,主要依靠传统信贷业务获利的国内商业银行如果仍实行原有的信贷政策,必然会遭受损失,因此,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业务的过快扩张将成为重点调控对象,使得信贷控制政策趋于严格;但降息降低了资金成本,相当于把银行利息收入转移预付给企业,使企业利润增加,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对贷款的有效需求,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带来贷款需求的增加,有助于促进货币信贷的合理平衡增长。
(二)资产质量面临挑战,贷款结构发生调整
净利差收窄将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尤其是对信贷总量的控制使得贷款增长受限,对不良资产的稀释作用大幅减弱,使商行的资产质量面临严峻挑战;风险的加大必然会促使商行加大对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在贷款客户的审查上更为严格,从而优化其贷款结构,使商行在与客户议价时处于更主动的地位,从长远看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
(三)传统利润结构受挑战,业务加速转型
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普遍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收入并非完全来源于市场化竞争,部分来自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国内商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获利水平的制度保护。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贷款的利息收入,而同质化竞争的加剧造成商业银行对高息差和贷款规模的过度依赖,净利差收窄对商行利润增长率的增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使得主要依靠传统业务——利差收入的利润增长模式受到严峻考验。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这种受政府管制的高息差状况难以长期持续,将迫使其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系统风险。其中以中小企业贷款、中间业务和综合经营为主要发展方向,在为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为其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所得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有助于利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信贷风险增大,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较高的风险往往无法与持续走低的收益相匹配,在净利差收窄的趋势下,该现象尤其明显;信贷风险的增大将促使商行更加关注风险管理,积极转变经营思路,从过去的回避风险变为经营风险,积极运用风险定价技术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争取获得合理的净利差,为其创造利润提供新的获利空间。
二、国内商业银行应对净利差收窄的对策
面对净利差收窄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将外部市场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发展动力,通过加强机制和体制创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切实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走出传统业务的圈子。如通过大力发展银行零售业务、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等,改变以净利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保证其获利水平。
(一)加快多元化转型步伐,大力发展银行零售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发挥网络、信息、信誉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创新和改善服务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推进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加快多元化转型步伐,提升中间业务对利润增长的贡献度,力争改变以利差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商业银行应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有众多分支机构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且其业务易与日常消费领域结合,商行应在现有的监管框架下,拓展与其他金融机构及客户的合作方式,对资金业务进行优化组合,增加收益较高的债券在资金业务组合中的占比,加快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步伐,积极推出更多证券、租赁和银行保险等依托综合经营平台的新型业务品种,将大量信贷资产整合为信托理财产品,扩大短期融资证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净利差收窄的缺口。
银行零售业务一般金额较小、期限较长、利率上浮空间大,尤其在目前越来越重视个人诚信的情况下,零售业务出现不良贷款的机率比公司业务低很多,有助于商业银行分散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高盈利业务,大力发展银行零售业务可以作为“银行过冬的小棉袄”。商行应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积极应对零售银行业务市场变化,确立零售业务在全行的战略地位,健全个人理财业务,推出针对个人客户的全新组合综合理财服务,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重点发展信用卡、消费者融资和个人理财三项重点业务,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商业银行应通过对零售业务进行细分,实施大客户战略,扩大银行零售业务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也要大力发展新业务,如个人中间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并通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做出集体优势。
(二)控制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的过快增长
为防范营业费用的过快增长对净利差的抵消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会计制度、信息采集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建立和完善营业费用与经济效益联动的考核机制,加强对营业费用总量的控制,并优化费用支出结构,从而严格控制营业费用增长,妥善处理业务发展与费用控制的关系,尽可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三)建立现代利率管理机制,适度分散信贷风险
国内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相适应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如高效的利率决策机制、完善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先进的利率管理信息系统和科学的
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等,以保证利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统一性,有效防范和规避利率市场风险。
为使信贷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信贷增长规划,保持贷款业务的合理增长,并改变过去大而全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由于国家支持的贷款,相对较安全,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相对较小,为有效防范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和适应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要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发展以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投向4万亿的国家支持的投资方向,尤其要增加对灾后重建、民生工程、“三农”重点工程建设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等的信贷支持,以挖掘更多高风险、高收益的客户资源,适度分散信贷风险,争取获得合理的净利差。
(四)适度提高资产减值准备比率,防范银行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不仅要考虑对银行当期净利差的影响,还要考虑适度提高资产损失准备比例,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跟踪检查和动态监测,认真分析贷款质量迁徙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贷款质量分级制度,从而有效防范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商业银行应建立控制管理不良资产的制度体系,通过出售、核销、重组、证券化等方式加速对不良资产的清理,恢复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
(五)增加贷款规模,应对净利差收窄
商业银行应通过增加贷款规模,追求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积极应对净利差收窄的挑战。通过对存量个人贷款利率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有助于扩大有更高信用保障和安全性的个人存量贷款规模,增加商业银行利润。由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时会使商行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商行可以相应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从而有助于增加其净利差收入,因此,商行应确保一定信贷资源投向中小企业,如通过积极创新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服务种类,发掘和培育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择优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尤其要加强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如信贷管理、风险控制、资产处置和后台监督机制方面的改革。
(六)“走出去”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更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在净利差收窄趋势下,资本金充足的商业银行应加快通过参股和开设分行进行海外扩张的步伐,为客户提供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服务,并逐步展开境外股权收购,在发达市场开拓金融业务,提升其综合素质,使“走出去”战略成为商业银行进行综合经营的重要手段。
净利差收窄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将外部压力内部化,通过加强机制和体制创新,切实提高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水平,通过综合经营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以应对净利差收窄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倩.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招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8,8.
[2]张敖春.银行存贷利差与金融生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
[3]周鸿卫,韩忠伟,张蓉.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9—2006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8,4.
[4]牟怡楠,周好文.中国商业银行的利差及其影响因素[J].金融论坛, 2007,8.
[5]郑荣年,牛慕鸿.中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与银行特征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7,8.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分行)